国企大院里的硕鼠们:那些年被“偷家”的国有资产 最近和几个长辈聊起90年代的国企,他们突然拍大腿:“那会儿厂里的设备说没就没,比电视剧里的‘盗梦空间’还玄乎!”得,今天咱就来扒扒这些年国有资产流失的“魔幻剧情”——就像小区里的公共健身器材突然集体消失,最后发现被保安拆去卖废铁,国企“大仓库”里的硕鼠们,吃相可比这难看多了! 一、国有资产流失:一场“硕鼠拆家”的魔幻秀 你以为国企是铁板一块?早年某些“能人”把国企当自家提款机,玩出了花: - “冰棍效应”玩得溜:好好的工厂说贬值就贬值,好比一根冰棍在太阳底下没人管,等拍卖时只剩一根棍——比如某东北老厂资产评估时,把价值千万的设备按“废铁价”算,转手就被自家亲戚开的公司低价买走,堪称“合法抢钱”。 - 暗箱操作比宫斗还狠:管理层搞“MBO(管理层收购)”,表面上是“职工持股改革”,实则偷偷转移资产。比如某地方国企老总,先把公司做成“亏损”,再用老婆的账户低价接盘,第二年换个马甲上市,直接套现几个亿,比电视剧里的商战爽文还刺激。 - 海外流失像玩“消失的她”:一些人借着境外投资的名义,把钱倒腾到海外账户,比如某央企在非洲的项目,账面显示“亏损”,但老总在迪拜的别墅却越盖越豪华,连管家都是从欧洲空运的。据不完全统计,光90年代到2000年初,国有资产流失保守估计超万亿元——这数字有多大?相当于把整个长安城的古董搬空,换成现金能绕地球三圈! 二、这些“拆家大队长”图啥? 有人说:“他们难道不怕报应吗?”错了,他们怕的是“报应来得太慢”! - “今朝有权今朝贪”心态:反正国企不是自己的,不捞白不捞。某破产国企厂长被抓时还喊冤:“我辛辛苦苦干了十年,拿点钱怎么了?”合着把国企当“慈善机构”,自己是“带薪拆家”的义工? - 钻改革空子当“倒爷”:90年代股份制改革、国企改制,本来是盘活资产,结果成了某些人的“淘金盛宴”。比如某纺织厂改制时,职工们以为能“当家作主”,结果管理层早把优质资产打包成立新公司,老厂只剩一堆破机器和退休工人,堪称“金蝉脱壳”2.0。 - 家属团齐上阵当“蛀虫家族”:老子当厂长,儿子开皮包公司,老婆管财务,连七大姑八大姨都来当“供应商”。某煤炭企业被查出,80%的采购合同都是跟老总表弟的公司签的,价格比市场价贵3倍,合着全家把国企当“自动取款机”。 三、现在这些硕鼠还能蹦跶吗?国家:看我掏出“打虎神器”!别以为现在没人管了!这几年国家的“反偷家”操作堪称“降维打击”: - 大数据监控:硕鼠无处遁形:现在国企资产上了“区块链”,每笔交易都像“发朋友圈”,谁动了、怎么动的,全记录在案。比如某地方国企转让一台设备,以前可能低价卖了没人知,现在系统自动比对市场价,价格异常直接触发警报,比小区的监控摄像头还严。 - “猎狐行动”:海外逃犯也得回国吃牢饭:以前有人卷钱跑国外,以为能“逍遥法外”,结果国家派专案组全球追逃。某国企前高管在温哥华住着豪宅,以为“山高皇帝远”,结果被中国警方联合加拿大警方带走,连家里藏的金条都被搜出来,妥妥的“跨国抓贼”剧情。 - 终身追责:退休了也别想躲:现在国企领导离任,得接受“经济责任审计”,就算退休十年,只要发现当年有问题,照样追究。某退休厂长在家含饴弄孙,突然接到检察院传票,当场傻眼:“我都退休八年了!”对不起,国有资产的账,一辈子都算得清。 四、咱老百姓能做点啥?盯紧“自家粮仓”!其实国有资产流失,说白了就是“偷咱们大家的钱”。作为普通人,咱可以: - 多关注企业公告:国企改制、资产转让都会公示,发现价格离谱、流程可疑,直接举报,别以为“事不关己”——说不定你家楼下的公园,就是当年被偷走的国企土地建的。 - 支持合规改革:现在很多国企引入“混改”,但要警惕“假混改真掏空”,真正的改革是让企业变强,而不是让少数人变富。就像买水果,新鲜的苹果才值得买,烂苹果就算便宜,买了也是亏。 硕鼠们的好日子到头了!回头看看这些年的“国企保卫战”,从早年的“大老鼠随便啃”到现在的“智能捕鼠器”上线,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监管越来越严。那些当年吃相难看、把国企搞烂的人,要么在牢里写忏悔书,要么在海外躲躲藏藏,连朋友圈都不敢发。记住:国有资产不是“无主之地”,而是14亿人的“共同家底”。下次再听说哪个国企领导“突然暴富”,别羡慕,说不定他的豪华别墅,正是用本该属于你的那一份钱盖的!咱们老百姓虽然不懂太多专业术语,但有一句话记得牢:敢动大家的奶酪?国家和法律,分分钟让你“奶酪变手铐”!(PS:现在国企反腐剧越来越多,建议那些有歪心思的人多看看,提前感受“铁窗泪”的滋味~)
国企大院里的硕鼠们:那些年被“偷家”的国有资产 最近和几个长辈聊起90年代的国企
北京退休老奶奶
2025-04-09 05:46:32
0
阅读:1046
KK
仍在进行时
用户17xxx94
当年的国企改制的目的就是把国有资产白白变成某部分人的私有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