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网友叫有趣的溪流, 说 “在其位不谋其职,在其职不尽其责”:1984年柳传志创立联想前身,彼时创业环境艰难,资金匮乏、市场不成熟。他凭借敏锐商业洞察力和卓越领导能力,带领联想从代理IBM产品起步,积累资本与市场经验。2009年联想集团亏损,柳传志临危受命,制定“保卫和进攻”策略,调整业务布局,改革人事制度 ,使联想扭亏为盈,重回发展正轨,这是尽职尽责的有力证明。这难道是在其位不谋其职?在其职不尽其责? 又说他 “无格局,无担当,无诚信”: 这是没格局? :在柳传志主导下,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整合全球资源,让联想成为全球知名PC企业,提升中国科技企业国际影响力,为中国企业国际化提供范例,展现出宏大国际视野和战略格局。 这是没担当?:创业初期,联想面临技术、资金、人才等诸多难题,柳传志勇挑重担,积极寻求解决方案。联想发展壮大后,他投身公益,在教育、扶贫等领域贡献力量,体现企业社会责任担当。 这不是诚信?:柳传志重视企业诚信文化建设,联想内部建立严格规章制度,规范员工商业行为,保障合作伙伴权益。联想多年来在市场的良好口碑和众多长期稳定合作伙伴,就是其诚信经营的体现。 这是 “不干净之人”?:针对柳传志所谓“不干净”的指责,多是毫无根据的谣言。此前有人指控柳传志经济问题,相关部门调查后并未发现违规违纪证据。在法治社会,没有确凿证据就给人定性是不公正、不负责的行为,损害他人名誉。 这是 “耽误国家科研芯片几十年的罪魁祸首?”:芯片产业发展需长期大量资金、技术、人才投入,且面临国际技术封锁等难题。当年柳传志选择“贸工技”路线,是结合联想生存与发展现实考量。联想初期若不通过贸易积累资金、技术和市场经验,可能难以存活,更无法谈及发展。而且,国家科研芯片发展是复杂系统工程,涉及国家政策、科研体系、人才培养等多方面,不能简单将发展缓慢归咎于个人。联想在发展中也并非完全忽视技术,在计算机研发制造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 这种错误思想若广泛传播,会带来严重危害:会误导公众对企业家和企业的认知,破坏市场信任环境,打击创业者积极性;在社会上形成非理性批判和恶意揣测的不良风气,阻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破坏社会和谐稳定。评价企业家应基于客观事实、全面了解其贡献与局限,尊重他们在时代背景下的努力与成就 。
最近有个网友叫有趣的溪流, 说“在其位不谋其职,在其职不尽其责”:1984
鸿树和趣事
2025-04-09 10:04:4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