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正紧的时候,却突然宣布将中国一件物品免税进口。 4 月 6 日,白宫宣布将石墨和稀土列入进口矿物豁免关税清单, 这个看似突然的政策转向背后,其实是美国在全球供应链博弈中,被逼到墙角的无奈之举。 咱们先看两组数据: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 60% 以上,高纯度石墨加工技术垄断了全球 70% 的市场份额。 美国为啥突然认怂?核心原因就一个字:卡脖子。先说稀土,美国 80% 的稀土依赖进口,其中 60% 直接来自中国。而且,稀土提纯技术全球只有中国能规模化量产,其他国家很少能有中国这么大的供应量。 再看石墨,这玩意儿是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核心材料,美国 30% 的石墨进口来自中国,而且 90% 的高纯度石墨电极必须从中国采购。去年美国试图对石墨加征 25% 关税,结果特斯拉、福特等车企,公开宣称 “找不到替代供应商”。 不过,美国的豁免政策可不是单纯的服软。根据白宫公布的细则,豁免只针对 “美国国内无法获取的能源和矿物”,说白了就是承认自己搞不定这些材料,但又不想让中国直接 “卡脖子”。 这场博弈的本质,是全球产业链控制权的争夺。美国想通过豁免关税缓解短期压力,但长期来看,他们真正的目标是重构供应链。早在和泽连斯基谈判的时候,特朗普就毫不掩饰对乌克兰稀土资源的垂涎。 这一举动,或许就是在缓解短期压力的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新的稀土、石墨供应。 对中国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我们要警惕美国通过 “技术专利”“关税制裁” 等手段继续施压;另一方面,也要抓住窗口期巩固优势。 比如中国稀土集团通过整合国内资源,已经掌控了全球 30% 的稀土精炼产能;在石墨领域,中国企业通过技术攻关,高端石墨制品的纯度和稳定性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只要保持这种势头,美国所谓的 “去中国化” 供应链,最终只会变成一场自欺欺人的闹剧。 说到底,美国豁免关税表明了,他们既想享受中国供应链的便利,又不想承认自己的依赖,这种矛盾心态注定了政策的摇摆性。
在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正紧的时候,却突然宣布将中国一件物品免税进口。 4月6
承载盘点
2025-04-09 10:08:42
0
阅读: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