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走红后的赵本山向妻子葛淑珍提出离婚,葛淑珍开口要赵本山给她一些补偿。没想到,赵本山接下来的举动让人错愕不已。 1991年对赵本山和葛淑珍来说都是人生转折点,这个东北汉子在春晚舞台爆红后,家里的日子却开始摇摇欲坠。 葛淑珍抱着聋哑的小儿子坐在炕头,听着丈夫说要分开,手里纳鞋底的针线半天没动地方。她明白这段十几年的缘分走到头了——丈夫在外头成了大明星,自己在村里守着病孩子,两人的日子早就不在一条道上了。 赵本山从小吃惯了苦头,六岁没了娘,爹跑出去躲债,瞎子二叔把他拉扯大。跟着二叔学拉二胡、唱二人转,在田间地头给乡亲们表演混口饭吃。 二十出头那会儿穷得叮当响,五婶给他说媒时直叹气:"咱家这条件,谁家姑娘愿意来啊?"谁成想隔壁村有个叫葛淑珍的姑娘,父母双亡跟着哥嫂过活,媒人一提亲就应下了。 1979年两人草草办了婚事,租来的北炕当新房,南炕还住着别家人。新婚第二天赵本山就上山砍柴——家里连烧火的柴火都没有。 葛淑珍倒没嫌弃,白天在地里刨食,晚上给丈夫缝补衣裳。第二年大闺女玉芳出生,两口子乐得合不拢嘴。没过两年又添了个儿子铁蛋,可这孩子生下来不会哭,大夫说是先天聋哑还带着心脏病。 那些年赵本山在外头闯荡,从铁岭县剧团唱到省城。1982年演《摔三弦》出了名,姜昆把他推荐到春晚,这一去就红遍全国。 葛淑珍守着老屋照顾俩孩子,儿子三天两头犯病,她背着小铁蛋跑医院的次数比赶集还勤快。丈夫回家的日子越来越少,偶尔回来也总是吵架——一个嫌家里冷锅冷灶,一个怨丈夫不管孩子。 1991年开春,赵本山把攒下的二十五万元存折拍在炕桌上。葛淑珍摸着存折上凹凸的数字,想起当年结婚时两人凑钱买床单的光景。 她把三间瓦房和夏利车的钥匙攥在手心,看着丈夫头也不回地走出院门。村里人嚼舌根说她傻,放着明星媳妇不当,可她知道强扭的瓜不甜——丈夫的心早跟着他的事业飞远了。 离了婚的葛淑珍日子更艰难。儿子犯病住院要花钱,闺女上学要开销,二十五万看着多,架不住医院是个无底洞。她白天在火锅店洗碗,晚上到医院陪床,手上的冻疮裂得渗血。 最要命的是1994年冬天,十二岁的铁蛋半夜犯病没救过来。葛淑珍抱着儿子冰凉的身子坐了一宿,第二天照样得去饭店上班——闺女还要念书呢。 大闺女玉芳倒是争气,考上大连外国语学院那年,葛淑珍把攒了半辈子的钱拿出来开饭馆。 有人劝她借赵本山的名气揽客,她脖子一梗:"我葛淑珍不靠别人招牌吃饭!"起早贪黑和面剁馅,硬是把"味真香"小馆子开成了连锁店。这些年生意越做越大,城里人说起葛老板都竖大拇指。 赵本山那边也没闲着,离了婚第二年就和戏曲老师马丽娟成了家。听说前妻开了饭店,他偷偷托人送过钱,都被原封不动退回来。有回在电视上看见葛淑珍的采访,这个在舞台上逗乐全国的小品王红了眼眶:"我这辈子最对不住的就是她。" 如今葛淑珍早不是当年那个农村妇女了。闺女在公安局上班,外孙都会打酱油了。饭店开得红红火火,存款早就过了七位数。 有人问她咋不再找个老伴,她笑着摆手:"前半辈子伺候老赵,后半辈子伺候生意,现在该过几天舒坦日子了。"阳光照在她手腕的玉镯子上,那是闺女用头个月工资买的——跟赵本山早没关系了。 赵本山在春晚说了二十年笑话,唯独这件事从来不敢拿来编段子。有回喝多了跟徒弟念叨:"你们师娘要是当年跟我闹,我怕是早完了。" 这话传到葛淑珍耳朵里,她正对着账本算这个月的流水,头都没抬:"过日子哪有什么对错,各人有各人的活法罢了。" 主要信源:(中国新闻网——赵本山两次婚姻生育四个子女 儿子赵铁蛋夭折)
1991年,走红后的赵本山向妻子葛淑珍提出离婚,葛淑珍开口要赵本山给她一些补偿。
亲姐姐的艾维
2025-04-09 10:57:30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