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媒体说出大实话,全世界只有中国敢跟美国硬碰硬,面对中美对决,欧洲已经沦为看客

繁梦间 2025-04-09 14:48:20

德国媒体说出大实话,全世界只有中国敢跟美国硬碰硬,面对中美对决,欧洲已经沦为看客。 这话听着刺耳,却是当下国际局势的真实写照。德国《明镜》周刊更是用"坏美国,好中国"做标题,直接点出中美在贸易战中的角色转换。 当美国挥舞着"对等关税"大棒四处乱砸时,中国商务部反手就是11箭齐发的反制措施,从稀土出口管制到医用CT球管产业竞争力调查,招招直击要害。这种对等反制可不是莽夫打架,而是基于世贸组织规则的精准打击。 再看欧洲这边,面对美国的贸易霸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三天内两次变脸。前脚还在谴责美国关税政策"损害所有国家利益",后脚就抛出工业品零关税方案求和。这种软弱表现背后,是欧洲经济对美国市场的深度依赖。 数据显示,欧盟2023年对美药品出口高达900亿欧元,仅德国车企40%的零部件就依赖北美供应链。当美国威胁要对欧洲葡萄酒加征200%报复性关税时,意大利、爱尔兰这些农业出口国立刻怂了,生怕自家产业被打回原形。 更要命的是,欧洲在军事上完全没有自主权。美国在欧洲部署了174个军事基地和3.5万驻军,连欧盟快速反应部队演习都得看美军脸色。法国总统马克龙曾警告"欧盟不能再天真",但现实是欧洲防务预算仅为美国的60%,连最基本的指挥权都统一不了。 2024年法德联合军演时,法军拒绝接受德军指挥,导致行动延误72小时。这种四分五裂的状态,让欧洲在中美博弈中连当棋子的资格都不够。 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正加速欧洲的离心倾向。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所指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在把韩国、日本甚至欧盟成员国推向中国怀抱。 中国也适时抛出橄榄枝,宁德时代在德国的电池工厂投产,比亚迪匈牙利乘用车厂开工,这些新能源合作项目让欧洲看到了摆脱美国依赖的希望。 但合作深度取决于欧洲的自主能力,德国巴斯夫被迫关闭工厂,波兰却坚持扩大对俄制裁以换取美国保护,这种"牺牲他国保自身"的短视做法,注定会让中欧合作卡在半路上。 其实欧洲并非没有明白人。德国法兰克福金融与管理学院教授勒歇尔就直言,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市场活力是全球产业链稳定的关键。但要真正实现平等合作,欧洲必须在粮食、能源、科技等战略领域建立自主权。 就像中国商务部说的,中欧投资协定谈判需要"再平衡",而不是单方面让利。当欧洲还在纠结要不要给美国交"保护费"时,中国已经用"一带一路"把149个国家连成了经济共同体,这种格局上的碾压,才是欧洲沦为看客的根本原因。 说到底,中美博弈这场大戏,欧洲既没有当主角的实力,也缺乏当配角的勇气。德国《西塞罗》杂志把中美俄比作龙鹰熊时,他们或许忘了,晚清的中国也曾被列强瓜分,但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而欧洲若继续在"依附美国"和"靠拢中国"之间摇摆,最终只会像丘吉尔说的,成为被夹在中间的"英国小毛驴"。 对此,你又有怎样的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1025
繁梦间

繁梦间

不被定义,庆幸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