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我真心建议大家别再盲目地卷教育了!如今中国教育改革方向明晰,中考五五分流、高中全面双休,这都在向我们传达一个信号:把高考当作唯一出路的时代已然过去,执意卷教育,结果恐怕会很惨痛。 先跟大家说说我这么认为的原因。我最近从中国新闻周刊看到一则新闻,真的太痛心了。甘肃通渭县一所高中的高三学生,在临近高考的关键节点,竟从 17 楼一跃而下。这件事让我强烈意识到,教育内卷不能再继续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一,卷教育的风险实在是高得吓人。从数据来看,2023 年中国患抑郁症的人数高达 9500 万,而 18 岁以下人群占比达到了惊人的 30.28%,换算下来有 2876 万未成年人已患抑郁症。这是什么概念呢?韩国人口总数约 5000 万,这 2876 万相当于韩国 60% 的人口数;中国大学以下学龄人口总量约 2.8 亿左右,这 2876 万就是其总量的 1/10。也就是说,在学校里随机遇到 10 个学生,就可能有 1 个是抑郁症患者。教育成本也已经高到离谱的程度。根据《中国生育成本报告 2024》,在北京上海,把一个新生儿养到 17 岁,成本接近 100 万,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教育成本。一个补习班动辄好几千,一次私教好几百,十几年的教育投入,耗尽小半辈子积蓄。这对于大城市的家长无疑是巨大的压力。从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教育投入成本来看,教育内卷风险极高,稍有不慎就可能毁掉一个幸福的家庭。 可能有人会说,卷教育虽然有风险,但孩子将来年薪百万,现在的付出不就值得了吗?这种想法看似有道理,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我们得看看现在年轻人的就业形势。根据《2024 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2024 年高校毕业生毕业后有几种情况。第一种是慢就业,也就是不知道做什么,在家待着,这类大学生占比达到 19.1%。第二种是自由职业,比如跑滴滴、送外卖等,占比 13.7%。第三种是继续学习,也就是读研,占比 7.2% 。这几类人,其实都可以看作是毕业后没找到合适工作的。真正一毕业就能在正规单位找到工作的,占比只有 55.5%。为什么会这样呢?大学扩招后,每年 1000 多万毕业生涌入市场,大家都想当白领,竞争激烈。即便你是 985 高材生,要求月薪 6000 不过分吧,但同样是 985 毕业的人,人家月薪 3000 就愿意干,这样一比较,你的竞争优势就没了。 这就是当下的就业市场,每年差不多一半大学生找不到合适工作,第二年又有新的毕业生加入竞争,几年下来,“慢就业” 的人数越来越多。所以说,花几百万买学区房,花几十万给孩子上补习班,最后孩子大学毕业要么家里蹲,要么月薪三四千,真的不划算。 但我不是让大家放弃高考这条路,而是不要把高考当作唯一出路。在孩子正常上学的可以多留意国家发展趋势下的其他机遇。 未来有几个领域可能适合年轻人。第一个是低空经济,国家明确支持,已开放 3000 多个飞行空域,顺丰、美团等大公司都在布局无人机物流体系,每年社会新增岗位缺口高达 50 万个。第二个是单身经济,中国有 3 亿单身人口,像游戏、单人家具、宠物经济、钓鱼经济、硅胶经济、陪护经济等领域,未来需求很大。第三个是高端服务行业,我说的不是保洁这类,而是有专业素养的营养师、护理师等,未来中国中产家庭对这类服务需求旺盛。第四个是高级技工,虽然都说机器人会取代蓝领工作,但其实取代的只是重复劳动,而且这个过程很漫长,真正的高端技术蓝领在未来 10 - 20 年内还有发展机遇。如果孩子确实不适合读书,不妨换条赛道,别去和高智商的人硬卷,扬长避短才是明智的选择。 可能有人觉得不卷教育孩子就没出路了,可实际上,当我们看清国家趋势,会发现除了高考还有很多路可走。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中考五五分流、高中强制双休,这都是在提醒我们不要把高考当作唯一出路。看清趋势,比盲目努力重要得多,大家不要过于焦虑,也别毫无规划地瞎卷。
高中只有经历了高中,才会明白的事:能够考上985、211这类高校,是从高一入
【1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