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1月,潮州知府陈兆棠被革命军连开十九枪而处决,死后尸体被吊在府衙照壁

寂静夜晚的诗人 2025-04-09 17:00:53

1911年11月,潮州知府陈兆棠被革命军连开十九枪而处决,死后尸体被吊在府衙照壁前示众,身边悬着条幅,上书11字“处决民贼陈兆棠以谢天下”,而在临刑之前,陈兆棠也留下遗言“不死于君,不死于国,死于因果。” 1911年11月,潮州的太守陈兆棠迎来了他的最后时刻。 那时候,辛亥革命闹得正凶,全国各地都在想办法推翻清朝的统治。到处都有人响应,革命军和清朝的官员打得不可开交。就在这段历史大变动的时候,潮州的太守陈兆棠也走到了他人生路的尽头。陈兆棠出生在个大户人家,他老爸以前给曾国藩当过助手。不过,他考官运不太好,老考不上,最后是花钱买了个官当。但话说回来,他当官时还是挺清廉的。特别是当他做了县令,那会儿地方上土匪特别多,他下狠手整治,因为剿匪有功,就被提拔为惠州知府了。 做了知府后,陈兆棠还是沿用那套严刑厉法,结果越来越过分,杀了不少无辜的人。短短三年,他下令处死了三千多人,老百姓都私下里叫他“屠伯”。虽然这样一来治安短期内是好了些,但也给老百姓心里埋下了怨恨的种子。辛亥革命一闹起来,革命军很快就占了潮州。陈兆棠那坏蛋,做了好多坏事,把老百姓吓得要命,革命军就称他为“民贼”,打算公开杀了他,给大家出口气。1911年11月,革命军把陈兆棠带到府衙前,“砰砰砰”开了十九枪,就把他给解决了。之后,他的尸体还被吊在府衙的大门前,旁边还挂着条横幅,写着:“杀民贼陈兆棠,给大伙儿一个交代”。 快被枪毙的时候,陈兆棠说了这么句话:“我没死在皇帝手里,也没死在国家大事上,倒是栽在了报应上。”这话听起来,就像是他对自己这一辈子做了个总结,还叹了口气,说命运真是太琢磨不透了。陈兆棠终究没能躲过命运的安排,他的离世成了辛亥革命里的一件小事。他说的那句临终话,到现在还让人琢磨:不管啥时候,做了啥事儿,最后都会有报应的。

0 阅读:0
寂静夜晚的诗人

寂静夜晚的诗人

寂静夜晚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