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阎锡山侍卫回忆录:阎锡山晚年在台湾,一日晚饭问侍卫:你知道哪里的黄米糕好吃?侍

历史风云解码 2025-04-09 17:00:55

据阎锡山侍卫回忆录:阎锡山晚年在台湾,一日晚饭问侍卫:你知道哪里的黄米糕好吃?侍卫说不知道,阎锡山自语:太原饭店做的好吃。 想当年,阎锡山在山西那可是土皇帝,一手遮天38年,人送外号“晋绥王”。1949年大陆待不住了,他脚底一抹油,溜达到了台湾。不当“行政院长”后,他就慢慢从政坛上撤了,先在台北丽水街安了家,半年后又跑阳明山躲清净去了。为了找回点儿老家的感觉,他还想把门窗整成山西窑洞那样,可惜台湾这地儿,土不行,气候也不对,窑洞梦算是泡汤了。 阎锡山老了以后,吃得那叫一个简单,面条子是主食,偶尔才吃点儿青菜、豆腐或是鸡蛋。他整天就埋头写书写历史,还整出了《三百年的中国》这些大作。 别看他晚年过得挺平淡,心里头那股子思乡情可是藏不住的。有次吃晚饭,他突然问侍卫:“你知道哪里的黄米糕最好吃吗?”侍卫一脸茫然,只能摆手。阎锡山叹了口气,小声说:“太原饭店,那才是真味儿。”这话一出,就像是他一生的回忆和遗憾都揉一块儿了。阎锡山,那可是以前威风凛凛的地方大佬,虽然现在他的风光日子早没了影儿。但他心里那股子对山西的劲儿,愣是一点儿没减。你看他,门窗都得照着窑洞那范儿整,吃饭也是简单朴素那一套,明摆着是想念过去的好时光呢。黄米糕嘛,就是他众多回忆里的小零嘴儿,可对他来说,那就是家乡味儿,情深意长的很。 听说他老朋友张日明讲过,阎锡山老了以后,就爱写写画画来打法日子,心里怎么想,笔下就怎么写。他写的书里,老提什么“物劳主张”、“中的哲学”,这都是他当年管事儿的心得,也是回头看看自己这一辈子琢磨出来的理儿。 到了1960年5月23号,阎锡山在台北走了,78岁。他的遗嘱也是简单直接,不追求排场大葬,就要个素净木头放灵前;墓碑上刻几段日记,每天还得念一念《补心录》。这遗嘱,简直就是他人生态度的缩影,也给后人提了个醒——不管你这辈子混得咋样,到头来,都是平平淡淡才是真。那句“太原饭店的味道,绝了!”听起来就像是随口溜出来的一句玩笑,但其实里面藏着不少心思呢。这说的不光是对老家美食的想念,还夹带着对过去日子的悠悠感慨。说不定在阎锡山大佬心里,那块黄米糕不光是个吃的,简直就是他跟老家之间的“秘密通道”,代表着那些再也回不去的、闪闪发光的往日时光。

0 阅读:75

猜你喜欢

历史风云解码

历史风云解码

深度剖析历史事件,揭示背后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