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派牛散,靠K线图闷声赚了4个亿
离奇的达里奥
2025-04-09 17:04:16
昨天的市场本不想更新了,今天想想还是继续吧
别人炒股很多靠消息,要么拼资金量,柴长茂不一样,他就爱研究技术分析,还自己搞了个量化模型,结合成交量、换手率这些数据选股。在一堆靠价值投资的牛散里,他这风格显得有点另类,但这么多年下来,他靠这套方法确实做出了不少成绩。
柴长茂入市得有二十多年了,早年间就喜欢对着K线图研究技术指标,一盯就是一整天。2000年代初,他开始用自己设计的模型筛选股票,专挑那些趋势刚抬头、成交量慢慢放大的票。像早年做的西安饮食、山西焦化,都是通过技术面信号抓住的启动点,建仓后股价很快就涨起来了,这让他相信技术分析确实有用。
他最厉害的地方在于,能把长线持有和波段操作结合得特别好。比如海南橡胶,他从2015年就开始买,那时候股价一直跌,别人都不看好,他却越跌越买,每隔一段时间就加仓,把成本摊薄到5块钱左右。现在他持有1769万股,是最大的个人股东。
泰和新材的操作更能体现他的策略。2020年一季度,MACD出现金叉,成交量也在放大,他以12块钱的成本买了761万股。之后每次股价回调到支撑位,他就加仓,最多的时候持有1589万股。2024年芳纶业务爆发,股价涨起来后,他又分批减持,现在还剩了786万股,算下来赚了60%多。
有人觉得技术分析都是做短线的,但柴长茂不一样,他的持仓最短也超过1年,长的能拿十年。现在他的持仓里有10只票,总市值6亿多,行业特别分散,从医药、橡胶到化工、磁性材料都有。他选这些票,不仅看技术面,还结合基本面,像陕鼓动力,属于高端装备行业龙头,2020年二季度他以6块钱的成本建仓,后来股价涨到12块多,他分批减持,现在浮盈超过9000万。
这两年市场变化大,柴长茂的策略反而体现出一定的优势。他靠技术分析选那些趋势刚走好的票,避免了很多“价值陷阱”,有些票看着估值低,但技术面一直往下走,他坚决不碰。同时,他又不像游资那样天天追热点,而是选熟悉的标的长期跟踪,对这些票的股性、支撑位压力位都特别清楚,什么时候该加仓、什么时候该减仓,心里很有数。
跟其他牛散相比,柴长茂的操作很“接地气”,没有大起大落的杠杆,也不依赖消息,就是靠自己打磨多年的技术体系,耐心做波段,长期滚雪球。技术信号出现了就果断上车,破了支撑位就止损,趋势走好了就加仓,到了压力位就减仓。这种严守纪律的方式,让他在二十多年的市场波动中,始终保持稳健的收益。财经 股市 财经知识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