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3月,这一天,裕华纱厂托儿所所长叶兰英跟往常一样上街买菜。她在挑选青菜的时候,听见了旁边的菜贩子在和顾客,讨价还价。菜贩子的口音是河南口音,但是叶兰英听着却有点熟悉。 1950年3月的重庆,裕华纱厂托儿所所长叶兰英像往常一样,带着竹篮走进了菜市场。 ,菜市场里已经聚集了不少前来采买的市民。叶兰英踱步在各个摊位前,仔细挑选着新鲜的蔬菜。 走到菜市场的一个偏僻角落时,她听到一个略显生硬的河南口音传来。 摊主是一个身材魁梧的男子,他的体格与周围瘦削的菜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男子戴着一顶草帽,帽檐压得很低,几乎遮住了半张脸。在这个春寒料峭的季节,其他摊主都只是裹着厚实的棉衣。 这个不同寻常的着装选择引起了叶兰英的警觉。男子的手掌粗糙程度远不及一般务农之人。 叶兰英仔细打量着摊位上的蔬菜,新鲜的程度与其他农户相差无几。但这个摊主显然对菜价并不熟悉,讨价还价时总是显得犹豫不决。 突然间,一个熟悉的侧脸轮廓映入叶兰英的眼帘。那是一张她在渣滓洞附近经常见到的面孔。 作为在渣滓洞附近生活多年的居民,叶兰英对那些进出看守所的特务面孔都有着深刻的印象。这个魁梧的身影与记忆中的渣滓洞看守所所长徐贵林逐渐重合。 为了进一步确认自己的判断,叶兰英故意在这个摊位前停留。她装作对菜价不满,反复与摊主讨价还价。 在一番言语交锋中,摊主逐渐显得不耐烦,说话的语气也变得强硬起来。这时,那浓重的河南口音更加清晰地暴露了说话者的身份。 叶兰英心中已经确信,眼前这个装扮成菜农的男子,正是重庆解放后销声匿迹的军统特务徐贵林。那个在渣滓洞犯下累累血债的刽子手。 为了不打草惊蛇,叶兰英表现得十分平静。她假装需要回家取钱,暂时离开了菜摊。 在重庆军统特务系统中,徐贵林是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名字。他因为其残暴的行事风格,被称为"四大金刚"之一。 在担任渣滓洞看守所所长期间,徐贵林制造了一系列骇人听闻的暴行。他对待革命志士的手段极其残忍,往往在深夜里实施酷刑审讯。 作为军统系统的重要打手,徐贵林曾参与了多起重大案件的迫害行动。在他的指使下,西川省省委书记罗世文、西川特委军委委员车耀先等多名重要革命领导人遭到残害。 1949年11月27日,徐贵林作为主要指挥者,策划并执行了震惊中外的渣滓洞大屠杀。 在这次大屠杀中,有180多名革命志士惨遭杀害。徐贵林为了赶时间,甚至下令直接放火焚烧关押室。 那一天,渣滓洞内浓烟滚滚,火光冲天。三十三名来不及转移的革命志士被活活烧死在牢房里。 即便有人侥幸从火海中逃生,也难逃徐贵林的魔掌。他命令手下在周围架设机关枪,对逃生的革命志士进行无情扫射。 1949年10月,重庆解放的消息传来,徐贵林开始了他的逃亡生涯。与其他逃往台湾的高级特务不同,他选择了一条更隐蔽的路线。 为了掩盖身份,徐贵林化名"徐天德",隐居在重庆郊区的弹子石惠二村。他的岳父王德功家成为他的藏身之所。 白天,徐贵林装扮成一个普通的菜农,在菜市场摆摊卖菜。他刻意选择偏僻的角落,尽量减少与人接触的机会。 解放后,大量的军统特务选择主动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但徐贵林因为犯下的罪行太过严重,始终不敢露面。 叶兰英在确认了徐贵林的身份后,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她不仅说明了发现徐贵林的具体位置,还详细描述了他的伪装方式。 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并没有立即采取行动。他们派出多名便衣警察,在暗中对徐贵林进行了长达数日的观察。 通过仔细监视,警方发现徐贵林每天都会按固定路线,从弹子石惠二村57号出发前往菜市场。这个隐蔽的住所位于重庆市郊,远离市区的喧嚣。 在掌握了徐贵林的日常活动规律后,公安机关制定了一个周密的抓捕计划。1950年3月22日,行动小组成员装扮成普通市民,分散在菜市场各处。 当徐贵林像往常一样在菜摊前忙碌时,一名便衣警察假装顾客上前购菜。其他行动组成员则迅速就位,形成了一个无形的包围圈。 在徐贵林弯腰称菜的瞬间,行动组成员迅速出击,将这个昔日的渣滓洞刽子手制服。 被捕后,徐贵林被押送到石板坡监狱。在最初的审讯中,他始终坚称自己是农民徐天德,与渣滓洞毫无关系。 为了突破徐贵林的心理防线,公安机关找来了多位在渣滓洞受害者的亲属和幸存者。这些控诉人当面指认徐贵林的身份,揭露他的累累罪行。 其中,幸存者刘德斌的指证最为有力。他曾在渣滓洞亲眼目睹徐贵林的暴行,对这个刽子手的面孔记忆犹新。 面对铁证如山,徐贵林终于承认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他交代了在渣滓洞期间参与策划和执行的一系列罪行。 经过严格的审讯和取证,徐贵林的罪行得到了全面确认。从谋杀革命志士到指挥大屠杀,每一项罪行都有确凿的证据支持。 1950年5月18日,重庆市军事法庭依法宣判。鉴于徐贵林罪行累累,性质极其恶劣,判处其死刑。
1950年3月,这一天,裕华纱厂托儿所所长叶兰英跟往常一样上街买菜。她在挑选青菜
寻墨阁本人
2025-04-09 17:13:0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