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民办学校,新贵层大部分的选择。有时,就是满足虚荣心。 一名学生的父亲致电

南方周末吖 2025-04-09 18:15:50

孩子上民办学校,新贵层大部分的选择。有时,就是满足虚荣心。 一名学生的父亲致电于我,希望我能协助他为其小儿子寻觅一所学府。他的小儿子正值小升初阶段,原本对口的公立学校实则相当不错,是大型住宅社区转为公立后的区级重点学校,许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还无法踏入其门槛呢。对于普通家庭而言,能够进入公立学校便是皆大欢喜之事,学费经济实惠,上学又便捷。然而,他身为一位身家数千万的企业家,却觉得让儿子就读公立学校,似乎显得自己身份不够显赫,因为在国外,富裕家庭的子女通常都选择私立学校,这或许也是多数财富人士共有的观念。 由此,我陷入了一番思索。这个事例映射出中国社会转型期间财富观念与教育抉择之间的深刻冲突,颇值得玩味: 1. 教育资源分配的观念误区 新兴富裕阶层对公立教育的看法仍拘泥于“大规模班级”“应试导向教育”的陈旧印象,忽视了重点公立学校的显著进步。他们对公立学校存有一种莫名的轻视,其实公立学校近年来也发展得颇为出色。譬如某区招聘教师时,都要求重点高校的硕士及以上学历,这些年轻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教授初中生完全游刃有余。 2. 身份认同的象征性消费 私立学校昂贵的学费,实质上是一张“阶层入场券”。其核心价值不仅在于所教授的课程内容,更在于塑造一个同质化的社交圈子。调查显示,在北上广深等国际学校的家长群体中,有78%的人更看重同学的家庭出身,而非教学质量,从而构筑了一个封闭的“精英再造”环境。我曾教过的一个学生的家长经营着一家烧烤店,他直截了当地表示,按照他们的经济条件,本是不配让孩子就读我们学校的。但他即便倾家荡产也要供孩子前往,就是为了让孩子能与家境富裕的孩子结交,为将来的发展积累人脉资源。 你对此现象有何见解呢?

0 阅读:13
南方周末吖

南方周末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