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张震将军上报中央申请退休,其实这个时候的将军也到退休时间了。这边将军

梦想者的奇妙 2025-04-09 19:00:42

1985年,张震将军上报中央申请退休,其实这个时候的将军也到退休时间了。这边将军在家还没有享受享受退休生活,又再一次的被启用。本以为很快就可以退休了,但是这一启用就是整整13年 在1985年,张震将军本已准备退休。 按照常规,他已经过了该退休的年纪。 他正式向中央提出退休申请。 张震将军在1985年返回了家中,他和妻子笑谈,终于可以好好地在家里度过晚年。 然而,在他刚刚回到家中、准备休闲度日时,杨尚昆来访,向他传达张震将军被要求筹办新成立的国防大学。 尽管张震将军已经年过古稀,身体状况逐渐不如年轻时,但由于中央的高度信任,他选择了接受这个任务。 改革和更新的需求让国防大学的设立变得尤为迫切。 张震曾任南京军事学院院长,组织认为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筹办国防大学涉及到师资力量、教学资源、课程设计等方方面面的工作。 张震的首要任务是了解和听取各方意见,特别是三大学院的领导们对合并后国防大学的看法。 他和三大学院的领导们进行多次座谈,征求他们对国防大学的办学方针、教学内容及学员招生等问题的意见。 大家一致认为,合并后的国防大学将有助于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 经过多方努力,国防大学筹建领导小组正式成立。 张震担任组长,领导小组成员包括来自三总部的高层领导以及三大学院的相关人员。 在教学内容上,张震提出了“高、新、宽、深”四字要求。 最终,国防大学确定形成了以军政后统一培养、高层次理论教育为核心的办学模式。 与此同时,国防大学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加强了学员的实战能力。 筹建国防大学的工作开始逐步展开。 调研组先后深入军事、政治、后勤学院,与学院的领导层、教员和学员代表进行了广泛交流。 三大学院的领导们明确表示,国防大学不仅仅是培养军事指挥干部的机构,更应从国家整体的角度出发。 6月,调研组又前往沈阳、北京、济南等地的军区及海军、空军和二炮等军种单位。 部队领导纷纷提出,国防大学应着力打造为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防现代化研究的中心。 同时,他们也指出,学校的设立应具备“综合”、“合成”和“战略”的特性。 这些宝贵的建议为筹建国防大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9月,军委召开了关于国防大学筹建工作的常务会议。 会议中,关于是否招收地方干部入学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经过讨论,军委决定同意在国防研究系中招收一定数量的省级和国家机关干部。 张震建议,每年可以派遣一部分学员出国,参访其他国家的军事学院和军队,学习外军的先进经验。 这一建议得到了军委的支持。 12月,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正式发布了《关于筹建国防大学的方案》的通知。 根据文件要求,国防大学将设立多个学系,涵盖军事、政治、后勤等领域,并专门设立国防研究系,吸纳来自各个部门的干部进行深度研究。 此外,学校的教学内容也将与时俱进,注重军事理论与现代战争的结合。 12月24日,国防大学的正式成立。 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明确了国防大学的领导班子配置。 张震担任校长,李德生担任政治委员,李德生也同时担任党委书记,而张震为副书记。 在国防大学成立的过程中,邓小平不仅亲笔题写了校名,还特别为研究生院题字。 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也纷纷为学校题词。 1986年,国防大学召开了成立大会,杨尚昆副主席代表中央军委发表讲话,明确提出国防大学的使命。 他随后向国防大学授予军旗,张震接过军旗,向全校师生展示。 《人民日报》、新华通讯社、解放军报等媒体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报道。 与此同时,国外的通讯社也对国防大学给予高度关注。 然而,张震将军对退休的渴望并没有因此消失。 90年代,他再一次提出了退休申请。 这一次,张震将军的请求被直接驳回。 因为当时没有适合接替张震的合适人选,而张震将军的工作又关系到国家和军队的重大事务。 几年的等待后,张震将军再次递交了退休申请。 这一次,邓小平亲自找到了他,并希望他再坚持两年。 张震将军在思考后决定答应这个请求。 参考文献:[1]丁吉琳.张震将军的“四问”[J].政工学刊,2013(12):65-65

0 阅读:111
梦想者的奇妙

梦想者的奇妙

梦想者的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