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专家表示,中国军队应该从俄乌冲突中吸取到了三个教训,以后可以将其用到台海危机

寒泉漱石鸣 2025-04-09 21:39:28

美国专家表示,中国军队应该从俄乌冲突中吸取到了三个教训,以后可以将其用到台海危机上,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咱们先来说一说这三个教训分别是什么,其实这也是俄军在冲突中犯下的三个错误,第一个错误是战略目标不够清晰,杀伐不够果断。 众所周知,大俄之所以挑起冲突,真正的战略目的并不是敲打乌克兰,而是对北约东扩的回击,以及对北约国家的警告。 因此,大俄的军事目的就应该是让乌克兰去军事化,让其永远失去成为北约成员国的资格,该如何实现这个目的呢,很简单,只需要最大限度地歼灭位于乌东地区的乌军即可,换句话说,就是让乌军感觉到“疼”就行了。 可是,俄军在战场上干了什么呢,他们首先是对乌克兰的一座机场发起了冲击,计划占领机场后,再对不远处的基辅形成威胁。 但这次空降行动并没有成功,反而还让这股俄军陷入了被动地位,后续,俄军更是接连开辟了多条战场,试图对乌克兰全境发起冲击。 这样一来,俄军的精力就被大幅度分散了,对乌军的冲击也没有那么强烈了,最后被拖入战争泥潭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俄军完全没有必要这样打,他们甚至不需要冲击基辅,只要拿下乌东地区和克里米亚就足够了。 第二个教训,是目标不够明确,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在冲突爆发的前一段时间,时任美国总统的拜登就一直在“鼓吹”战争,说俄军要在不久后进攻乌克兰。 但是呢,普京和一众俄罗斯高层,却一直在反驳拜登,说俄军并没有对乌作战的想法,至于为何要这样说,我们不去过多讨论,但其导致的后果就是,俄军的基层士兵也误以为俄乌之间不会爆发冲突。 等到冲突真正打响后,一些分不清情况的俄军基层士兵甚至还以为这就是一场普通的军事演习,支援部队开着军车去往前线的时候,甚至还会等红绿灯。 因此,在冲突过程中,俄军就因为后勤支援不到位,导致前线行动被严重抑制,其实这是俄军的“老毛病”了,早在苏联时期,苏军打仗就不怎么考虑后勤。 要知道,有句话说得好,“打仗打的就是后勤”,任凭你前线打得再顺利,士兵总是要吃饭吧,枪支总是要换子弹吧,坦克也总是要加油吧,没有一个好的后勤保障,前线打得再猛都是空谈。 第三个教训,是永远不要低估敌人的实力和意志,从前面所讲的两个教训中就能看出,俄军是有着严重轻敌的思想的,他们似乎还沉浸在“钢铁洪流”的美梦中不能自拔。 实际上,乌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弱,他们对自己国家的环境更加熟悉,战斗过程中,可以轻而易举地伏击俄军,就算遇到难以抵挡的俄军部队,他们也可以利用“拆铁路”、“炸浮桥”等方式延缓俄军的进攻脚步,为自身争取到更多的战略时间和空间。 这期间,乌军虽然也遭受了重大损失,但军方也加大了征兵力度,把有战斗能力的人都派上了战场。 再一个,美西方的军事援助也是乌克兰能挺这么长时间的原因之一,源源不断的武器被输送到乌军手里,这也加大了俄军的进攻难度。 有很多人把台海问题和俄乌问题拿到一起做对比,美国也喜欢把乌克兰问题“拷贝”到台海问题上。 就比如文章开头所讲,美国专家表示,俄乌冲突的教训,中国会拿来当作台海的“试金石”。 这番话看似是给中国出的主意,让中国不要再犯俄军一样的错误,但仔细一想就不对劲了,美国难道真的这么好心,想要眼睁睁看着台湾被解放吗? 并不是,老美巴不得我们打一场台海战争呢,因为这样一来,老美就找到了制裁的理由,虽说现在也有制裁,但等到战争开始那天,中国面临的制裁压力恐怕不会比俄罗斯少。 编辑:凡友

1 阅读:288

评论列表

勿忘我

勿忘我

2
2025-04-10 11:38

俄罗斯打仗要不是靠先进武器撑腰,靠军人的战斗力早败了,

寒泉漱石鸣

寒泉漱石鸣

寒泉漱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