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谈判就报复?欧盟对美反制剔除软肋,以战促谈能否奏效?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欧盟的反制措施听起来让人耳目一新,对美国产品征收25%的关税,力度不小,但也不是一开始就全力出击。 欧盟显然在算计着:先来个“试水”阶段,看看美国怎么反应,再决定是否加大力度。 这一步走得巧妙,不完全是以硬碰硬的方式来反击,而是通过逐步升级的方式,既能给美国施压,又能避免一开始就闹得天翻地覆。 其中包括了对哪些商品征税、征多少税的选择性,一方面保留了一些谈判的空间,另一方面也避免一开始就把自己的软肋暴露出来。 如果你仔细看,这反制的规模也可能会比最初预期的小,280亿美元的反制措施,可能最终会缩水,但问题是,越是这样折中的做法,越是显得欧盟在试图通过行动来证明自己不怕被欺负,而是能“还手”。 看欧盟的反击,美国不可能只是坐视不管。 毕竟,钢铝关税的出台是特朗普当时的一个标志性政策,关乎美国工业利益,一旦让步,特朗普的面子可挂不住。 那么,美国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应对呢?按照老套路,特朗普可能会选择更加激烈的对抗,比如对欧洲企业进行新的贸易限制,甚至威胁通过WTO来解决争端。 但问题是,美国经济并非铁板一块,某些行业也可能受到“欧盟报复关税”波及,比如那些面向欧盟出口的美国汽车、农业和消费品行业,恐怕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如果美国真的反击过猛,可能会刺激欧盟采取更加严厉的反制措施,双边关系的“冷战”局面就可能逐步升级。 不过,说到“以战促谈”,这招到底能不能奏效呢? 按理说,贸易战升级不仅损害双方利益,还会打击全球供应链,甚至引发一些国家经济的不稳定。 这个时候,欧盟的算盘可打得精:通过威胁性关税,强迫美国重新回到谈判桌上。 但这里有个不容忽视的现实:美国要是觉得这种压力不足以打破僵局,它完全可以忽视欧盟的反制,继续推行自己的贸易政策。 在特朗普的领导下,美国似乎并不那么担心全球反对的声音,甚至可能会通过进一步的“强硬措施”来迫使欧盟妥协。 反倒是欧盟,虽然可以通过关税回击,但经济并不像美国那么强势,一旦局势恶化,欧盟可能会受到比美国更多的伤害,尤其是那些依赖与美国贸易的成员国。 如果这场贸易战最终恶化为双边都无法承受的局面,最惨的还是全球经济。 想象一下,如果全球产业链因美欧之间的报复性关税而遭到震荡,最直接的后果可能是全球制造业和供应链的成本上升,不仅伤害美欧,也波及其他国家。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价格上涨,从进口商品到日常生活必需品,可能都会受到影响。 甚至,欧盟的反制措施若实施到最后,可能会发现,自己拿的是双刃剑。 一方面通过打击美国进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可以保护本国企业,但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欧盟自身的企业成本上升,影响欧洲消费者的购买力,最终导致经济增速放缓。 信息来源:环球时报——欧盟:要和全球伙伴多做生意,美国除外
不谈判就报复?欧盟对美反制剔除软肋,以战促谈能否奏效?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
有意义的旅行
2025-04-09 22:30:09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