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人站出来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建议:凡是扶老人被要求赔偿的,都应该

有意义的旅行 2025-04-09 23:48:03

终于有人站出来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建议:凡是扶老人被要求赔偿的,都应该按敲诈勒索罪来起诉,必须对其进行严惩!否则,会让做好事的人寒心,讹人的乱象永远无法解决……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你可能看过新闻,听说过那些因为“扶老人摔倒”被追究责任的情况。新闻标题总是让人又气又无奈,“扶老人被讹,结果反被索赔”——这样的故事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 每次看到这些,我心里就会有一股愤怒的情绪:好人扶老人,反而受到了惩罚,真的是让人心寒。 大家都知道,现在社会上常常会有人假装摔倒或故意跌倒,然后看似“无辜”地索赔,甚至有些人不是摔倒,而是故意找机会让别人“撞”到他们。这样不负责任的行为,让那些本想做善事的好心人既恐惧又无奈。 现在,如果不小心扶起一个摔倒的老人,甚至可能面临一大堆麻烦,甚至得赔偿一大笔钱。 这种现象如果不遏制,社会的温暖和正能量会彻底被扼杀,大家都不敢做善事了,怕做了好事,反而会被当作冤大头。 李玫瑾教授的建议可以说是直击痛点。她认为,当前的法律制度并未对恶意讹诈行为进行足够的制裁,导致这些“踩踏道德底线”的行为变得屡禁不止。她特别提到,恶意索赔的行为已经不单纯是民事纠纷,而是一种明显的敲诈勒索行为! 这些讹诈者通过利用社会的同情心以及对“扶老助残”行为的道德期待,借机勒索钱财,实在是让人心寒。 在法律不够严厉的背景下,讹诈者敢于公开“撒网”,而那些真心好心的人,则因为怕承担风险而不敢伸出援手。 李教授的话可谓一语中的:“必须要对这种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否则,社会上好心人将越来越少,讹诈的乱象会永远无法根治。” 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不仅会让做善事的人寒心,还会让社会陷入冷漠。想想看,谁还敢帮倒地的老人?谁还敢对陌生人伸出援手?大家都活得小心翼翼,谁还愿意做一个正直的人? 现在的社会,已经到了一个关键时刻。我们需要法律的介入,需要通过严格的法律手段,来打击那些“乘人之危”的人。 李玫瑾教授的提议——对那些恶意讹诈行为进行打击,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做善事的人,最重要的是,恢复社会的信任。毕竟,当大家都不再信任社会和彼此的时候,社会的温暖和善意也会随之消失。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其实是一种恶性循环。讹诈者因为一时的牟利,得到了非法的好处;而好心人因为恐惧被讹诈,最终选择保持冷漠。 你扶我摔倒,最后却要赔偿,这种社会氛围根本无法让人安心地去做善事。 随着这种现象的不断蔓延,社会的“冷漠”也会愈加严重。大家不再敢热心地去帮助别人,甚至连“随手帮忙”都不愿意了。久而久之,社会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就会逐渐瓦解。 而法律,作为社会公正的最终保障,应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只有通过加强法律对恶意讹诈行为的打击,才能让恶行无处藏身,才能让那些想要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的人付出应有的代价。 李教授的建议,实际上是在呼吁我们要重建一个公正和信任的社会,让每一个有心帮助他人的人都能安心去做好事,而不必担心成为“冤大头”。 李玫瑾教授的建议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呼唤社会对恶意讹诈行为的应有回应。通过严惩这种行为,不仅能够保护做善事的人,也能让社会逐渐恢复信任。 社会正能量的传递不应该受到冷漠和讹诈的威胁,法律必须站出来为那些敢于做善事的人撑起一片“保护伞”。 我们期盼着社会变得更加温暖,期盼着大家可以在这个社会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而不是互相防范。 只有这样,社会才能保持它的和谐与温暖,才能鼓励更多人伸出援手,做更多的好事。

0 阅读:87

评论列表

江湖救急

江湖救急

4
2025-04-10 00:54

凡事知法犯法的立即执行死刑。凡事贪污受贿的立即执行死刑,凡事利用职务只便立即执行死刑 社会会好很多。

雨夜星空

雨夜星空

4
2025-04-10 00:41

本来就是,这些行为本来就属于敲诈勒索罪,我就是不明白警察和法官为什么把这种行为只当成社会道德问题

木瓜

木瓜

1
2025-04-10 00:49

信任?不是你撞的为什么扶那个法官不干掉,就永远没有信任

有意义的旅行

有意义的旅行

有意义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