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广东顺德海关一名普通科员,深夜归家后神秘兮兮地对妻子耳语:"媳妇儿,我卡里突然多了4100万,这事可千万不能传出去!"妻子起初只当是玩笑,可当她亲眼确认账户余额时,双手止不住发抖:"这钱......到底怎么来的?"丈夫却只是轻描淡写地笑了笑:"码字挣的。" 【消息源自:《从海关公务员到畅销书作家:当年明月与的逆袭之路》2023-08-28 文化观察周刊】 2006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广东顺德某小区里传来一声尖叫。"这银行卡是不是中病毒了?"石悦的妻子攥着刚打印的银行流水单,手指微微发抖。屏幕上那串数字长得离谱——41后面跟着六个零。她转身揪住丈夫的衣领:"你该不会是把海关的罚没物资倒卖了吧?" 石悦扶了扶眼镜,露出个狡黠的笑:"还记得我半夜总在书房噼里啪啦敲键盘吗?"他掏出手机点开天涯论坛,那个叫"当年明月"的ID下面,密密麻麻全是读者催更的留言。妻子瞪圆了眼睛,她怎么也想不到,这个每天按时打卡上班的海关公务员,背地里竟是个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络作家。 时间倒回三年前。石悦在海关查验科的日子就像复印机里吐出的单子,每天重复着几乎相同的内容。但下班后的他完全是另一个人,会抱着《明实录》在二手市场淘来的台灯下看到凌晨。有次同事聚餐,大家聊起朱元璋,他突然插话:"你们知道老朱批奏折最爱写什么吗?'知道了'仨字,跟现在领导批'已阅'一个德行。"满桌哄笑中,科长皱眉嘀咕:"小石啊,你该去说相声。" 转机出现在2006年春节后。天涯论坛"煮酒论史"版块突然冒出个新帖《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开篇就是王八之气十足的句子:"朱元璋档案:姓名:朱元璋,别名:朱重八、朱国瑞;性别:男;民族:汉;学历:无文凭..."这种把皇帝简历写成求职表的写法,让熬夜刷帖的网友们笑喷了泡面。有个ID叫"雪夜闭门读禁书"的网友留言:"楼主是哪个大学历史系的?"石悦回复:"顺德海关第三查验科。" 随着帖子点击量突破百万,出版社编辑们坐不住了。北京磨铁文化的沈浩波连夜飞到广东,在海关宿舍楼下蹲到晚上九点,终于等到加班回来的石悦。"您这书放新华书店,保准比《哈利波特》卖得火!"沈浩波拍着胸脯保证。石悦却犹豫了:"我们单位规定,公务员出书要报备..."妻子见他连续几天心神不宁,还以为他工作上犯了错误。 转折发生在某个暴雨夜。石悦盯着电脑上读者整理的电子书盗版链接,突然把心一横:"与其让别人白嫖,不如自己赚!"他瞒着单位签下出版合同,唯一条件是封面不露真名。首印五万册三天售罄,加印二十万册又被抢空。西单图书大厦的销售员回忆:"有个穿海关制服的人来转悠,盯着自己的书看了半天,最后买了本《海关稽查手册》走了。" 当4100万稿酬到账时,连石悦自己都吓了一跳。这笔钱相当于他当公务员300年的工资,妻子反复核对银行账号后,突然哭出声:"你写朱元璋睡稻草的段落时,我还骂你不务正业..."石悦摸着后脑勺傻笑:"其实朱棣造反那段,我是蹲马桶上想出来的。" 成名后的日子反而更低调。有媒体摸到海关要采访,被石悦用"正在查验进口设备"为由推掉。单位领导倒是开明:"只要不耽误工作,我们海关也算出了个文化名人。"只有同事发现细微变化——以前总穿制服吃食堂的石悦,开始带妻子去澳门吃葡式蛋挞了,当然,每次都不忘按规定提交出境申请。 《明朝那些事儿》最终卖出千万册时,石悦依然每天准时出现在查验台。有次抽查集装箱,他发现某批进口设备单货不符,熟练地开出罚单后,突然对货主说了句:"知道明朝怎么罚走私吗?轻则充军,重则剥皮。"货主吓得脸色发白,完全没意识到眼前这位,就是书里那个把严嵩写成"明朝和珅"的畅销书作家。 如今在顺德海关的荣誉墙上,石悦的岗位标兵照片和《明朝那些事儿》的图书海报奇妙地并列着。有新人好奇问起成功秘诀,这位前辈总会正正帽檐:"记住啊,查验货物要像查史料一样较真,但写检查报告千万别学我写书的口气——领导可不喜欢看'知道了'三个字。"
2006年,广东顺德海关一名普通科员,深夜归家后神秘兮兮地对妻子耳语:"媳妇儿,
自由的吹海风
2025-04-10 07:34:33
0
阅读:1180
用户12xxx08
[爱心][爱心][爱心]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