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寇准过生日喝多了,竟然穿出了一件龙袍四处炫耀,宋真宗赵恒闻讯后当即就找来了宰相王旦。宋真宗厉色道:“他寇准这是要翻天吗?!”说罢,赵恒就将参奏寇准的折子甩给了王旦。 话说北宋那会儿,朝堂里头乱得跟早市似的,忠臣奸臣你来我往,斗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官场的弯弯绕绕多得跟蜘蛛网一样,绕得人头晕。寇准这家伙,骨头硬得跟石头似的,从不知道弯腰低头是啥样,结果呢,自然是得罪了不少大佬,连皇上都对他摇头叹气。老话说得好,“树大招风”,寇准这辈子,简直就是这句话的活招牌。他肚子里有的是墨水,本事大得能通天,可惜啊,脾气比驴还倔,动不动就踩了别人的尾巴。 有那么一天,寇准过生日,一高兴就多喝了几杯,结果这一喝,喝出了大事。您猜怎么着?他居然翻箱倒柜找出件龙袍,往身上一套,就在府里头晃悠开了,跟个大明星似的,到处找人夸他帅。这事儿跟长了翅膀似的,没一会儿就飞进了宋真宗的耳朵里。赵恒一听,火“噌”一下就上来了,立马派人去把宰相王旦给拽了来。 赵恒那会儿,脸黑得跟锅底似的,嗓门大得能震塌房顶:“寇准这是要上天啊?!”说完,一把抓起参奏的折子,“啪”地往桌上一拍。王旦战战兢兢接过来一看,好家伙,上面白纸黑字写着寇准喝高了,“私自穿上龙袍”,这是要造反的节奏啊!说起来寇准这家伙,年轻时就是个直肠子,有啥说啥,毫不含糊。十九岁那年,他高中进士,一入官场就锋芒毕露。你瞧他,因为不愿谎报年龄,愣是把同僚给得罪了;又因为当面跟皇帝唱反调,把龙椅上的那位给惹毛了。可话说回来,寇准的忠诚和才学,那可是明摆着的。记得那年辽国打上门来,宋真宗赵恒吓得想脚底抹油开溜,多亏了寇准站出来,硬是把皇帝拽到前线督战,这才士气大振,把辽军给打退了。这一手,让赵恒对他又敬又怕。 但寇准这家伙,也有个致命的毛病——情商低得吓人,看谁都不顺眼。特别是对同僚王旦,他那是各种瞧不起。殊不知,王旦可没少在背后给他擦屁股。有一回,寇准犯了事被贬,王旦升了宰相,本有机会报仇雪恨,但他非但没落井下石,还拼死拼活地向赵恒推荐寇准重回朝廷。这胸怀,可真不是盖的!可惜啊,寇准愣是没领情,你说气人不气人? 岁月不饶人,寇准这家伙也越来越不省心。整天泡在酒色堆里,一喝高了就原形毕露,让人抓住小辫子。特别是那次“黄袍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满城皆知。要不是王旦再次出手相救,帮他说话辩解,他恐怕早就进大牢了。赵恒对这俩人也是哭笑不得:一个太善良,一个太倔强,两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让他头疼得要命。王旦到了油尽灯枯那会儿,心里还惦记着国家大事,硬撑着向赵恒推荐寇准来接他的班,当这个宰相。这事儿吧,就像一记重锤,把寇准敲醒了。可转头一看,恩人王旦已经走了,寇准这才明白过来,心里那个悔啊,可哪儿还找得回补救的机会?他跑到王旦的墓碑前,“噗通”一声跪下,眼泪跟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往下掉,一边哭一边捶胸顿足。哎,你说这人啊,非得等到失去了,才知道啥是珍贵,这心里头才跟刀割似的疼,寇准这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嘛!
公元982年,宋太宗发现儿子赵恒突然骨瘦如柴。调查后发现他府中藏着一位来历不明的
【6评论】【10点赞】
韭菜炒大葱
难怪死了皇帝棺材钱都不愿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