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之年的战马情怀 1984年深秋的华北训练场,73岁的杨得志将军身着戎装,在

老班长讲历史了 2025-04-10 12:54:20

古稀之年的战马情怀 1984年深秋的华北训练场,73岁的杨得志将军身着戎装,在警卫员的搀扶下走向那匹枣红战马。当他布满老茧的手掌抚过马鞍时,岁月仿佛在此刻悄然倒转——半个世纪前那个在长征中率部强渡大渡河的年轻团长,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的志愿军司令员,此刻与眼前的古稀身影渐渐重叠。 老将军紧扣马缰翻身上鞍的动作依旧利落,战马似乎也感知到主人的豪情,昂首发出一声清越的嘶鸣。秋阳下,他腰背挺直如青松,鬓角的白发被风扬起,却掩不住目光中灼灼的英气。当马蹄踏过训练场的落叶,嗒嗒的声响与记忆中的枪炮声奇妙地交织:是1936年率红一团突破腊子口的冲锋号,是1940年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时的硝烟,是1951年在朝鲜战场下达总攻命令时的雷霆万钧。 身边的警卫员清楚,这并非将军第一次在晚年骑马。自1979年从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归来,他便常说"军人离了战马,就像鱼儿离了水"。此刻看着将军在马背上巡视部队的背影,人们忽然明白:那些刻在骨子里的战场记忆,那些与战马相伴的烽火岁月,早已成为他生命中最鲜活的注脚。当夕阳为老将军的身影镀上金边,训练场上传来此起彼伏的敬礼声——这是新一代军人对传奇的致敬,更是革命精神代代相传的无声誓言。 战马踏过的轨迹,在秋色中勾勒出一位老兵永不褪色的赤子情怀。杨得志将军用行动诠释着:真正的军人,无论岁月如何流逝,心中的战马永远昂首嘶鸣,眼中的征途永远通向祖国的远方。

0 阅读:87

猜你喜欢

老班长讲历史了

老班长讲历史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