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部长称关税战是千载难逢机会印度商工部长皮尤什·戈亚尔近期多次公开表示,美国发起的全球关税战对印度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并认为印度可借此调整全球供应链、吸引外资并提升自身经济地位。这一表态引发国际舆论广泛讨论,既有支持性分析,也不乏质疑与警告。
核心观点与背景
印度的机遇论调
戈亚尔声称,美国关税引发的全球贸易动荡为印度创造了战略机遇:
供应链重组:认为关税战将促使跨国企业将产业链从中国转移至印度,尤其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 吸引外资:印度更倾向接受美欧投资,宣称其市场潜力与“战略利益”契合,并积极推进与美欧的自贸协定谈判。 21330copy姨娘专属风清颂晶刚专属
甩锅中方:将当前全球贸易混乱归咎于中国加入WTO,声称中国经济增长牺牲了“公平贸易”。有争议段落仅陈述印度部长单方面归咎中国,未提及国际反对声音如萨克斯的批评。
淡化负面影响
戈亚尔强调印度依赖内需市场,对美出口仅占经济总量较小比例,因此关税冲击有限。印度政府亦未对美加征的26%关税采取报复措施,转而寻求谈判豁免。112743今日俄罗斯RT
质疑与挑战
国内结构性缺陷
制造业短板:印度制造业占GDP比重持续下降(从15.4%降至14.3%),苹果印度工厂本土化率不足15%,半导体产业高度依赖进口。 2830
基础设施落后:铁路平均时速50公里,港口效率比中国低60%,电力系统年损300亿美元工业产值。 28
政策风险:外资普遍担忧印度反复无常的行政干预,如封禁中国应用、打压中企等行为削弱投资信心。
国际压力与战略困境
对美妥协代价:印度降低对美国农产品、威士忌等商品关税以换取豁免,但美方仍要求进一步让步以缩小贸易逆差。 13049南亚研究通讯
产业链依赖:印度医药中间体、电子元件等关键领域依赖中国供应,与中国对抗可能导致供应链断裂。 30
地缘政治风险: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警告,印度若配合美国遏制中国,可能沦为地缘博弈工具,损害自身利益。1724动静新闻
国际反应与趋势
中国立场:通过稀土出口管制、光伏技术封锁等精准反制措施,制约印度制造业发展,同时保持战略定力,避免过度卷入对抗。 美国态度:特朗普政府虽将印度视为“中国替代品”,但持续施压迫使其开放市场,如要求印度削减汽车关税并购买美国武器。 293048寰亚SYHP
多边合作僵局:印度与欧盟自贸谈判因保护主义政策陷入停滞,其“既开放又封闭”的矛盾策略难以获得国际信任。3049
总结
印度将关税战视为机遇的论调,本质是试图在中美博弈中谋求短期利益的地缘投机。然而,其国内产业结构缺陷、外部战略压力及对华经济依存度,均制约了这一愿景的实现。历史经验表明,单边保护主义无法真正提升国家竞争力,印度若缺乏系统性改革与开放诚意,恐难在全球贸易重构中“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