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高挂“免战牌”,表示不会再对中国加征关税。
在宣布对所有中国商品进一步加征25%关税后,特朗普对媒体表示,他“无法想象”自己还要再次增加对华关税,才能让中方回到谈判桌上。
他强调:“我们对此进行了非常谨慎的计算”。
先是34%,然后是50%,这次则是25%,减少了一半——明眼人都能看出,特朗普也不怎么想再往上加了,因为再怎么往上加也没有意义了,基本都要走转口贸易了。
特朗普现在说“无法想象再加关税才能让中方谈判”,一是高挂“免战牌”,想主动叫停;二是释放谈判信号,想谈了。
之前特朗普就多次表示,他认为“中方希望谈判,他在等中方的电话”——其实是他想谈。
特朗普的目的还是要谈,但中方愿不愿意,什么时候愿谈,就是另外一码事了。
特朗普希望把关税和谈判的节奏掌握在自己手里,想什么时候加就加,想什么时候谈就谈,但中方不会允许。
换句话说,在关税已经对美国经济产生巨大负面影响的情况下,特朗普想要谈判的话,只是“高挂免战牌”恐怕是不够的。
自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政策以来,美国多家市场机构纷纷大幅下调美国今年的GDP增长预期,并将经济衰退的可能大幅上调。
本周一,华尔街知名投行高盛集团发布的最新经济评估报告指出,目前实施的关税措施正处于负面效应释放的初期,对美国经济的冲击预期将在未来几个月的数据中逐渐体现。
高盛在报告中特别强调,已经生效的关税措施不仅将抑制美国经济增长动能,更可能引发输入性通胀压力。值得关注的是,高盛的分析师团队同步还调整了经济周期模型参数,将2025年美国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的概率基准由20%大幅调升至35%。
美国前财政部部长劳伦斯·萨默斯则在接受采访时悲观地指出,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关税政策堪称“现代经济史上规模最大的自我伤害行为”。根据他的计算,关税增长带来的冲击最终将延伸到美国的消费端,美国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PCE)预计将抬升1.8个百分点,同时造成50万个就业岗位的流失。
他强调:“这无疑是美国过去一个世纪以来最危险的政策误判……上世纪30年代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曾使全球贸易规模萎缩超过六成,如今华盛顿的政策制定者正在重蹈覆辙。”
之前我们就曾提到过,特朗普对中国不断乱加关税,并非首要基于美国战略的考量,而是更多基于他自己在谈判桌上的战术考量。他也知道这样加关税的长期后果,但至少在短期内,他要的就是通过“极限施压”,不断抬高要价,逼迫中方先做出让步。
所以才能看到,就在周一,特朗普还信誓旦旦地表示“不会暂停对等关税政策”;周二的时候,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又强调了一遍“不会暂停或延迟关税”——结果到了周三,特朗普突然改了主意,暂停除中国以外国家的“对等关税”,只保留10%的“最低基准关税”。
其实10%的关税,就是此前很多分析预测的数字——特朗普会加关税,但不会加那么多。
特朗普为什么突然宣布暂停了呢?因为在他看来,许多国家主动找上美国来谈判,就已经达到了他的目的——要是关税真加上了,那么事情反倒就严重了。
然而唯独在中国这里,特朗普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特朗普先加34%,中方跟上34%;然后是50%,中方迅速第二天下午就宣布50%。
中方强调,若美方执意进一步升级经贸限制措施,中方有坚定的意志、丰富的手段,必将坚决反制,并奉陪到底。
“奉陪到底”这四个字,可谓是铿锵有力——其实特朗普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对方跟自己耗下去。
特朗普是有政治压力的。一方面,他这种疯狂的加关税行为已经招致了美国民众的强烈反对,除了铁杆Maga,左翼、中间派以及共和党的温和派都反对他,一场名为“住手”(Hands Off)的大规模抗议活动在上周末席卷全美50州。
另一方面,特朗普需要2025年有一个至少能看得过去的经济数据,这样他才能来应对2026年的中期选举。如果美国的经济和市场数据在下半年还没有起色,那么明年民主党重夺参众两院的机会是很大的。
为了兑现竞选时的承诺,特朗普想要快速解决俄乌冲突,但现在乌克兰局势发展成什么样子大家也都看见了——连俄罗斯都拿捏不住的特朗普,怎么可能会拿捏住综合国力更强大的中国?他如今高挂“免战牌”,自然也不会令人感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