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红银行股,是避风港还是价值陷阱?

新浪财经 2025-04-10 14:44:25

2025年一季度,A股银行板块逆势上涨,四大行年内涨幅超10%,甚至创造了“躺赚”的神话,吸引无数投资者涌入。

不只是今年,在2024年,A股市场震荡调整的背景下,银行板块凭借“低估值+高股息”的双属性成为独树一帜的存在。截至2024年末,银行板块股息率高达5.05%,仅次于煤炭板块,六大国有银行的股息率更是集体突破6%。

但是买入了银行高息股的投资者却并不全是欢欣鼓舞的,某投资者因为盲目买入某城商行高股息股亏损50%,也让不少投资者望而却步。

高分红银行股的

“避风港”光环从何而来

政策推动与制度红利

近年来,监管层持续鼓励上市公司提高分红水平。2023年证监会明确将分红与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挂钩,2024年新“国九条”进一步强化分红管理,推动银行股纳入更多主流指数。同时,中期分红试点扩围政策落地,如2024年某些银行将分红频率从年度改为半年,增强了投资者的获得感。

逆周期防御与顺周期弹性

银行股兼具“双周期”特性:在经济下行期,其稳定的分红和低估值提供防御属性;在经济复苏期,信贷扩张和资产质量改善又能带来估值修复。比方说2023年沪深300指数下跌超11%时,银行板块仅下跌6.71%;而在2024年经济企稳预期下,部分银行股年内涨幅超过20%。

“打折促销”

当前A股银行板块市净率仅0.54倍,这意味着1元可以买2元的资产。比方说每股资产10元,当前股价5元,相当于五折购入银行核心资产。与港股和欧美银行股相比,A股银行的市净率是比较低的存在。

股息率碾压理财

银行股6%-7%的股息率,在低利率时代对普通理财堪称“降维打击”,而且银行股的复利效应使得投资者每年分红再投资,年数越长收益率越可观。不只是普通投资者,机构也在进行抢筹,2024年险资举牌银行股达10次。这一系列现象使得银行股背上了“避风港”的光环。

但是银行股背后的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

高股息背后的四大风险

01

分红承诺具有脆弱性

银行分红需要以资本充足率为前提,如果某银行资产负债率75%却维持30%分红率,就可能引发资本充足率危机。这种现象在中小银行中尤为突出,城商行资本充足率普遍低于国有大行3-4个百分点,而补充资本的外源性渠道,比方说定增、配股在破净潮中难以实施。

这种矛盾导致银行不得不在“分红回报股东”和“留存利润保资本”之间反复权衡,既要响应证监会“强化投资者回报”要求,又要满足金监局风险防控指标。2024年六大行虽然承诺分红2000亿元,但资本充足率平均下降了0.3-0.5个百分点。

2024年《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实施后,监管对资本充足率的考核更加严格,直接导致有些银行将原本的高分红比例进行了下调,有的甚至从30%砍到了20%,暴露了分红承诺的脆弱性。

02

银行利润在不断被侵蚀

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净息差,但目前已经逼近了盈亏的临界点。2024年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至1.52%,较2020年下降50个基点,部分区域性银行净息差甚至跌破1%。有的需要通过缩减拨备覆盖率和税收调节才勉强维持利润正增长,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操作,使得分红可持续性高度依赖利润调节手段,而非真实盈利能力。

如今政策引导金融让利实体经济,比方说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进一步压缩了银行的利润空间。2024年银行业净利润增速已放缓至3.5%,创十年新低。不过,2025年3月,财政部向四大行注资5000亿元补充核心资本,政策托底信号比较明确。

03

风险资产持续暴露

某银行2023年房地产不良贷款率高达6.48%,相关坏账同比增长59.61%,导致拨备覆盖率同比下滑25个百分点。类似风险在中小银行广泛存在,2024年农商行平均不良率仍达2.8%,关注类贷款占比普遍超过5%。这些风险资产都属于“暗雷”,一旦引爆会直接冲击银行的利润,可能会导致分红削减。

04

周期波动的两面性

银行股与宏观经济高度相关。在经济繁荣期,信贷扩张和不良率下降推高利润;但在衰退期,净息差收窄、坏账增加将压制股价。尽管银行股看起来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但在周期波动的影响下,仍然具有很大的变动风险。

投资者如何避坑

所谓风险与机遇并存,投资者想要“分一杯羹”,就要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尽量减少风险。

筛选核心指标

核心的有三个:净息差、不良生成率、拨备覆盖率

这三个指标其实我们在上文中都有提到。

净息差主要反映的就是银行的利润,我国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占比普遍超70%。1.5%被普遍认为是行业生死线,优先选择净息差>1.8%的银行。

不良生成率是风险暴露的“预警器”。相比静态的不良率,不良生成率能提前3-6个月反映经济下行压力。投资者需要警惕区域性中小银行指标是否出现异动。

拨备覆盖率高可以平滑利润波动,拨备覆盖率低则暴露风险缺口,投资者观察拨备覆盖率,最起码要>150%。

关注政策变动

比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发布会、同业存单发行量、大股东增减持、存款降息等一系列政策变动。政策变动对银行股的影响较大,如果无法掌握巨大的信息量,可以借助AI工具搜索查看最新动态,或对监管文件进行解读。

警惕高负债分红

警惕资产负债率超70%仍维持高分红率的银行。银行股的高分红看似诱人,实则是一场风险与收益的平衡术,投资者要摒弃“躺赢”的想法才能从风险中抓住收益。

注: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

知识延伸——理财

3 阅读:742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92

用户10xxx92

2
2025-04-14 00:27

首先你要搞明白银行怎么做账的[得瑟]核心净资产里有多少水份[得瑟]表面繁荣的背后有多少雷!这样才能谈是不是价值投资[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