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下关,新鼓楼。百年外滩,滨江回响。
时间的年轮进入2025。弹指一挥间,距离SOM团队操刀“南京百年外滩复兴”整体规划已过去了十五年左右…
不少观光客,年轻人在中山码头排队坐船前,都会忍不住去大马路近代建筑群看一眼,南京百年外滩的“古董铺子”在唤醒人们的记忆…
100年前,这里是金陵摩登生活的策源地,南京张开双臂拥抱世界的窗口,更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时刻…
图[一R]-图[二R],中国银行旧址,始建于1923年
图[三R],江苏邮政管理局旧址,始建于1918年
图[四R],中山码头,始建于1925年
图[五R],百年滨江“灯泡线”周边路网+5/9双地铁规划
图[六R],十余年前,SOM规划设计的滨江“灯泡线”初代更新版本(原2号地王)
图[七R],鼓楼下关两区合并后,如今最新调整的“灯泡线”控规图(原2号地王—大洪池生态公园核心居住区)
图[八R],西站历史风貌区—沁百合地块航拍图
图[九R],绿城&金基“沁百合”低密洋房立面效果
100年后,绿城首次进驻“南京外滩”核心区,采用致敬南京近代建筑的三段式风格,大玻璃立面+石材金属装饰,打造滨江绝无仅有的“天空之境”…
事实上,这也是南京西站搬迁提速,涅槃十余年沉浸于宏大叙事的滨江2号地王再次“复活”,终于盼来了“绿城出品”…甚至,坊间盛传“汇文集团校”或同档次名校有望落地!
2025年,让我们轻轻揭开新旧交替的百年外滩肌理:这里并不是平地起高楼的标准化新城,而是百年永不落幕的南京老城“唯一拥江”封面…
当然,我个人更喜欢那句话:“从中山码头到绿城玄关,回家即穿越了百年。”
“从百年洋楼,到现代洋房”——以绿城,金基为代表,新生长出来的“沁百合”4-7F洋馆,迈着轻盈舞步,深情呼应着大马路厚重的巴洛克式罗马柱。历史与现代在这一刻完美交融,再次完成了伟大的定格。
依依对望,不断回眸…在不动声色之间,收藏了南京外滩最珍贵的百年遗产。从这个维度看,鼓楼(下关西站)唯一的滨江“梧桐区”,始终无价?永远无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