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从原生家庭中走出来的父母很难养育好孩子
谷梦评文学
2025-04-10 16:34:52
在当今社会教育领域,原生家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不断有人提倡着给孩子以更好的童年养育,让他们能够在一种健康的氛围之中成长
.
可是我们又会发现这会让我们陷入到一种悖论之中,那就是很多父母们本想给孩子以良好的养育,本想让他们的童年能够过的开心、幸福,能够让他们在原生家庭的养育之中领先一步,可却不知不觉中依然犯了那些被心理学领域证明错误的养育方式,依然让孩子承受着来自于原生家庭的伤
.
为什么呢?为什么父母们已经意识到了原生家庭的伤害却依然无法避免呢?为什么他们会自觉不自觉把自己童年的伤害再次传递给孩子们呢?其实对于父母们来说,关于原生家庭、关于养育的各种细节,并不是我们有着美好的愿望就能实现的,我们还需要从过去原生家庭的伤害中分析自我,完成自我的成长,这才能让自己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之中不再重蹈覆辙,才能让父母不再把过去犯的错误传递给孩子们
.
贝阿特丽斯·卡苏罗,西班牙知名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师,专注于儿童情绪发展和育儿领域,他就以这样一本畅销西班牙的儿童心理学著作《曾经是孩子,现在是父母》帮助更多父母认识到自己所受到的来自于原生家庭之中的创伤以及这种创伤不自觉对于自己产生的影响,而在这种影响下,我们的养育过程必然会犯下一些错误
.
当然本书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让我们能够避免这种伤害,还是让我们能够处理好曾经的伤害,然后以一种更具建设性的方式养育我们自己的孩子们
.
本书的理论部分对于我们极具启发性,能够让我们学习到很多有用的心理学知识,能够让我们改变过去的那些错误认知,但更为重要的是这本书中具有大量的真实案例,而这些真实案例都是作者从事心理工作过程之中所碰到的,也都是现实之中我们每一个家长也同样会碰到的。所以这些案例也就极具启迪意义,也就能够引申到我们自己的生活之中,帮助到我们自己养育细节
.
举个例子,作者提到了在我们的养育过程之中,一些日常语言就有可能自觉不自觉伤害到孩子,比如我们习惯说的:“你怎么总是这么不小心?”不是我们常在提醒孩子的时候就会说这样一句话呢?可就这句话,它的底层逻辑依然是责怪孩子,依然是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的,可又有多少父母能够意识到这样的伤害呢?
.
我们的童年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们已经长大成人,我们已经拥有了改变的能力。所以是时候改变我们自己的认知,不要让这种伤害在我们的孩子之中传递下去,不要让孩子重蹈我们自己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伤害了原生家庭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