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中国再度传来喜讯,看来外媒的判断还是不够准确!
近年来,中美两国在AI领域的竞争一直是外媒瞩目的焦点,而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中国AI的发展速度正不断加快,有望实现对美国的赶超。恰逢近日斯坦福大学发布了《2025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报告显示中美顶级AI大模型的性能差距已缩小至0.3%,而在重要大模型领域,中国科技巨头阿里更是以6个入选模型的成绩,位列全球模型贡献度第三。
除了这些重要大模型外,斯坦福大学还评选出了32项2024年最具代表性的模型,其中阿里通义千问Qwen2、Qwen2.5以及DeepSeek-V3均成功入选。
从这份报告公布的数据来看,外媒显然低估了中国AI大模型的发展速度。回想前两年,美国OpenAI率先发布大模型,抢占了市场先机,当时很多人对中国AI的发展前景并不看好。
然而如今,国产顶尖大模型却接连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像阿里通义千问大模型更是频繁出现在各种权威评测榜单上,大有取代西方地位、成为中国大模型走向世界舞台的领军者之势。
或许很多人还没来得及反应,就感觉国产大模型像是突然之间崛起的。但实际上,这一切并非偶然。之前我们之所以觉得美国大模型发展得快、国产大模型发展得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选择了开源路线。
相比之下,很多科技巨头都倾向于选择闭源大模型,但开源大模型的意义其实更为深远,可以用“厚积薄发”来形容。简而言之,虽然开源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时间,但一旦构建起坚实的AI生态基础,就会迎来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阿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自2023年至今,阿里通义千问已经开源了200多款模型,千问衍生模型的数量更是突破了10万大关,超越了美国的Llama系列,成为全球第一开源大模型。
因此,只要中国AI发展能够保持这种强劲的势头,相信未来一定能够实现更大、更多的突破。
用户10xxx63
国产芯片股票快上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