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夏,刘文辉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第一个投奔的是他的同学邓锡侯。邓锡侯少年时就读于乡间私塾,后被保送到保定陆军军官学堂第一期深造。辛亥革命前夕,邓锡侯结识了一些革命党人,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邓锡侯尚未从保定军官学堂毕业,就毅然回四川参加了新军,在第十七镇六十五标当教练官和帮带。 1917年那会儿,中国还是民国初期,到处都是军阀,英雄好汉们也都一个个冒出头来。夏天的时候,刘文辉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了,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找他的老同学邓锡侯。 刘文辉和邓锡侯是在保定军官学校认识的,虽然入学时间不一样,但两人的关系特别好。邓锡侯啊,他小时候在村里的私塾读过书,后来因为聪明被送到保定陆军军官学堂第一期学习。辛亥革命前,他认识了几个革命党人,受他们的影响,还没毕业就回了四川参加新军,在第十七镇六十五标当了个教练官和帮带。刘文辉呢,比邓锡侯晚了几届,规规矩矩地读完了所有课程才毕业。等到刘文辉毕业时,邓锡侯已经是川军第二十三军二师五团的团长了,守着成都市北校场呢。 刘文辉一来,邓锡侯就热情地招待了他。有一次喝酒的时候,邓锡侯直接跟刘文辉说:“我这儿庙小,不一定能容得下你这尊大佛,你是留还是走,自己看着办吧。”刘文辉心里有点纠结,一方面觉得在同学手下做事有点丢面子,另一方面,他大哥刘文渊已经帮他在刘湘部下找好工作了。所以,刘文辉决定先回老家安仁看看父母,再做决定。不过,当刘文辉找刘湘想要份工作时,没想到被刘湘拒绝了。刘湘说,他早就定了个规矩,不在军队里给自家亲戚安排职位,免得被人说闲话。所以,刘湘就让刘文辉去找川军第二师的师长刘存厚。就这样,刘文辉成了刘存厚手下的上尉参谋,这既是因为他有本事,也是刘湘特意关照他的。 刘文辉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他既感谢刘湘的帮忙,又不想光靠家里的关系。有一次,他和哥哥刘文渊聊天时,说自己想出去闯闯,证明自己的能力。刘文渊就叮嘱他要低调点,别太张扬。 后来,四川的情况变了,刘存厚因为政治原因离开了四川。这时候,刘湘又帮了刘文辉一把,把他介绍给了驻乐山的第八师师长陈洪范。陈洪范知道刘文辉的来头后,就让他当了第二十九团第二营的营长。在接下来的五年里,刘文辉步步高升,最后成了川军里的大将之一。刘文辉靠着自己的勤奋和本事,在军阀们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慢慢出了名。他瞅准老百姓对那帮外族军队的不满,顺势拿下了叙府,在四川站稳了脚跟。这事儿不光能看出刘文辉脑子灵光,也为他以后的大作为打下了好基础。
1917年夏,刘文辉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第一个投奔的是他的同学邓锡侯。邓锡侯少
翀霄逐梦行
2025-04-10 18:29:0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