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置信,特朗普的“信用崩盘”与全球贸易的荒诞剧 2025年4月10日,特朗普宣布对75个国家的“对等关税”政策暂停90天,仅保留10%基准关税,却将对华关税推高至125%。 这一政策突变,不仅暴露了其执政的反复无常,更将“国际信用”这一大国博弈的基石撕得粉碎。 4月2日,特朗普以“对等关税”名义对全球57个国家加征差异化税率(中国34%),宣称要“终结贸易不公”。短短一周后,他却以“75国主动谈判”为由突然暂停政策,仅保留10%基准关税。 这种“先射箭后画靶”的操作,本质是面对市场崩溃的仓皇撤退:美股一周内蒸发6.6万亿美元,30年期美债收益率飙升至5%创40年新高,甚至马斯克等商界巨头公开施压要求“止损”。 而特朗普将失败包装为“策略性让步”,声称“给合作者奖励”,实则暴露其政策缺乏战略连贯性。 特朗普的决策逻辑充满矛盾。他一边指责中国“剥削世界”,一边对越南等顺差国网开一面;一边宣称“关税重塑制造业”,却无视美国中西部汽车工厂因原材料成本暴涨而停摆的现实。 更荒诞的是,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竟在政策公布后通过媒体才得知消息,暴露出决策流程的儿戏化。这种“推特治国”的随意性,不仅让盟友寒心(如新加坡总理黄循财直言“这不是对朋友的行为”),更让国际社会质疑美国是否仍是可靠的规则维护者。 面对美方125%的关税挑衅,中国以84%对等反制,并启动稀土管制、不可靠实体清单等组合拳。这种“硬刚”并非意气用事,而是基于对全球供应链的深度掌控——越南46%的输美电子产品元件仍依赖中国,墨西哥制造业时薪已比中国高40%。 中国以“奉陪到底”的姿态,揭示了特朗普“产业回流”幻想的脆弱性,更将美国单边主义推向道义死角。 此次闹剧印证了李光耀38年前的预言:当霸权国将关税武器化,最终只会加速自身衰落。美股虽因暂停关税单日暴涨9.5%,但高盛仍预测美国全年经济增长仅0.5%,衰退概率达45%。 更深远的是,特朗普的反复无常正在瓦解二战后的贸易信任体系——欧盟已启动对美220亿美元商品反制,阿根廷甚至拒绝取消与华货币互换协议。这场由“交易艺术”酿成的荒诞剧,终将以美国信用崩盘为代价,成为多极化时代的注脚。
特朗普主动示好?同意向中方出口“战略级芯片”,或想“芯片换稀土”4月10日,路
【9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