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福建舰这么久还不服役?其实说白了,是因为福建舰的技术问题,没办法直接服役。

梦里花落的回声谷 2025-04-11 09:20:35

为什么福建舰这么久还不服役?其实说白了,是因为福建舰的技术问题,没办法直接服役。 作为中国首艘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的下水仪式早在2022年6月就已经举行,按理说应该很快就能投入使用。但事实上,距离真正服役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 福建舰面临的最大技术难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电磁弹射系统和动力系统。先说电磁弹射,这玩意儿看起来就像给舰载机装了个超级弹簧,但实际比造火箭还麻烦。美国的福特号航母花了 20 年、砸了 130 亿美元,结果电磁弹射器故障率高得吓人,平均每 400 次弹射就出一次故障,飞行员起飞时都得捏把汗。 咱们的福建舰用的是马伟明院士团队研发的中压直流系统,理论上比美国的交流系统先进一代,可技术突破背后是海量的测试。光是弹射轨道的精度就得控制在头发丝的五分之一以内,每次弹射产生的磁场还不能干扰舰载机的电子设备,这些都得一遍一遍地试。 就说甲板上的漆吧,底漆、防滑漆、耐高温漆三层加起来,刷完整个甲板相当于给一百多栋房子刷墙,还得在海上颠簸的环境下保证漆不脱落,光这一项就耗了大半年。 再说说动力系统,福建舰是全球第一艘常规动力电磁弹射航母,这就像用普通汽车发动机去带高铁,得把动力玩出花来。电磁弹射需要瞬间输出 180 兆瓦的电力,相当于同时点亮 180 万个 100 瓦的灯泡,而且得在几秒内完成充放电。 福建舰用的蒸汽轮机虽然成熟,但要在短时间内提供这么大的电力,就得靠储能装置 “作弊”。马伟明团队研发的电容电池能把电能存起来,就像给航母装了个超级充电宝,可这玩意儿的寿命、稳定性都得反复验证。美国福特号就是因为储能系统设计缺陷,四条弹射器共用一套设备,结果一坏全瘫,咱们得避免重蹈覆辙。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 —— 舰体设计。福建舰从蒸汽弹射改成电磁弹射后,整个甲板布局都得重新调整。原来的蒸汽弹射器需要大量蒸汽管道,改成电磁弹射后,这些管道没了,但得腾出空间装储能设备和电缆。这就像把老房子拆了重装,看似简单,其实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舰岛上的雷达、通信设备都得重新集成,福建舰的舰岛比山东舰小了三分之一,但功能却翻倍,这中间的调试可不是一两天能完成的。 海试的强度也超乎想象。福建舰到现在已经进行了七次海试,总时长超过 111 天,比山东舰和法国戴高乐号都长。每次海试都要测试不同的科目,从动力系统到电磁弹射,再到舰载机起降,甚至夜间作战和抗冲击试验。就说第七次海试吧,福建舰在狭窄海域里连续做 S 形机动,模拟实战中的规避动作,甲板上还进行了歼 - 35 和空警 - 600 的起降测试,这些都得飞行员和航母系统高度配合,稍有差错就得重来。 最后,航母服役前还有个 “准生证” 叫全状态作战测试。美国福特号为了这个测试,24 小时内连续弹射了 150 架次舰载机,咱们的福建舰也得完成类似的考验。 从目前的进度看,福建舰可能在 2025 年下半年服役,到时候它不仅是中国海军的新旗舰,更是全球第二支掌握电磁弹射技术的航母力量,这背后的技术积累和时间投入,可不是一句 “太慢了” 就能概括的。

0 阅读:972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64

用户10xxx64

4
2025-04-13 13:34

这你都懂,牛B!没人找你喝茶吧?

梦里花落的回声谷

梦里花落的回声谷

梦里花落的回声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