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贸易战为什么针对中国? 自1968年以来,美国已成为主要贸易逆差国。二战后初期,美国曾是顺差国,但1968年首次出现逆差,随后逆差持续扩大。 这一转变的根源在于国民储蓄率长期低于投资需求,导致美国不得不通过美元霸权体系向全球输出流动性,维持其消费驱动型经济模式。 二战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向欧洲输出美元,帮助日本重建工业体系。这种"美元化"策略使西欧和日本得以用美元购买美国商品,形成"美国生产-他国消费"的循环。 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国通过浮动汇率制和石油美元体系巩固美元霸权。 1965-1973年越南战争消耗了美国大量财政资源,1968年军费开支占GDP达3.4%,直接导致财政赤字激增。 这迫使美国通过扩大进口缓解国内通胀压力,1971年对华贸易逆差已达47.9亿美元。 美国制造业空心化。 1970年代后,美国制造业占GDP比重从26%降至16%,同期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从1952年的29.6%升至2023年的28.9%。这种此消彼长使美国对华逆差占比超过35%。 美国通过《出口管制法》限制高技术产品对华出口,但2017年美企在华关联企业仍创造362亿美元利润。这种"技术封锁+市场开放"的矛盾策略,反而加速了中国产业链升级。 中国数字人民币成功突破。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已试点跨境结算,2024年上半年交易额达7万亿元。其"双层运营+可控匿名"特性,正在构建独立于SWIFT的支付网络。 通过"一带一路"数字基建,中国已形成以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和mBridge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为核心的新型清算体系。 2024年沙特参与mBridge测试,标志着石油美元体系出现裂痕。 美国担忧失去货币霸权,将会毁掉美国全球霸权。 美债融资成本上升,当前美债规模超34万亿美元。 美元资产吸引力下降,2023年美元储备占比降至59.5% 金融制裁效力衰减,俄罗斯被冻结3000亿美元外储,没有从根本上影响到俄罗斯经济。 中国通过"数字人民币+一带一路"组合拳,正在构建"去美元化"基础设施。这种以主权数字货币为核心、依托实体贸易网络的支付体系,可能重塑全球货币秩序。 这才是美国上下所担忧的潜在危险。
谁应该为美国股市的崩盘负责?超过35000人对此进行了投票。认为特朗普应该对
【9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