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对其它国家暂停关税?特朗普:我身法灵活!特朗普又一次用“灵活”二字诠释了他的

鲁滨逊每日日记 2025-04-11 10:48:57

为何对其它国家暂停关税?特朗普:我身法灵活!特朗普又一次用“灵活”二字诠释了他的政治哲学。在对中国商品加征125%关税后不到13小时,他突然宣布暂缓对其他国家的高额关税,理由是“要绕过中国这堵墙”。 这个被媒体称为“史上最短关税政策”的闹剧,暴露的不仅是美国贸易政策的荒诞,更是一个霸权国家在多极格局前的力不从心。 特朗普的“灵活”本质是承认失败。他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从34%一路飙升至125%,却发现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不降反升。 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额达6883亿美元,占中国总出口的14.7%,而美国对华逆差占其全球逆差的24.6%,较2018年下降了23个百分点。这意味着,美国对华关税不仅未能缩小逆差,反而让中国在全球市场的份额进一步扩大。 更讽刺的是,美国农民成为最大受害者。美国农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农产品出口额因关税下降12%,玉米、大豆价格暴跌,许多农场主面临破产。 而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扩大进口,2024年农产品进口额同比增长2.3%,其中巴西大豆对华出口占比从2018年的36%升至58%。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最终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典型案例。 这种“灵活”让盟友寒心。特朗普暂停关税的同时,仍对普通商品保留10%关税,汽车等商品加征25%,这种“缓兵之计”被欧盟称为“勒索式谈判”。 4月9日,欧盟投票通过对美征收25%关税,涉及大豆、家禽等210亿欧元商品,直接打脸特朗普的“美国优先”。 日本成立“综合应对总部”,加拿大计划与“可靠伙伴”实现贸易多样化,连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都直言“对美贸易赤字必须消除”。 这种不信任源于特朗普的反复无常:2025年3月,他刚对加拿大钢铝产品加征50%关税,4月又宣布暂缓;前一天还威胁对墨西哥汽车加税,后一天却给予福特等企业豁免。 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在国会听证会上承认,他也是“几分钟前才得知”关税暂停的决定。这种朝令夕改的风格,让盟友意识到:在美国的“灵活”背后,只有利益,没有信誉。 特朗普口中的“墙”,实则是中国的战略定力。当美国在全球挥舞关税大棒时,中国正通过“一带一路”构建新的贸易网络。 202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6.99万亿元,增长9%,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5.9%;与金砖国家贸易额突破4.62万亿元,同比增长5.1%。这种“去美国化”的布局,让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更关键的是,中国产业链的韧性超出预期。面对125%的关税,中国企业通过“一带一路”转移产能,在越南、泰国等地设厂,再通过RCEP免税进入美国市场。 尽管美国对东盟加征33%的平均关税,但中国对东盟中间品出口增长19.7%,仍主导着区域供应链。这种“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策略,让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沦为空中楼阁。 特朗普的“灵活”,暴露的是美国霸权的结构性危机。2025年,美国军费预算突破1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但其经济却陷入“高关税—高通胀—低增长”的恶性循环。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施蒂格利茨警告,美国若继续推行保护主义,中低收入家庭生活成本将上升30%,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与此同时,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欧盟推出“碳边境税”反制美国,金砖国家扩容至36国,东盟与中国签署自贸区3.0版。 当美国试图用关税“重建制造业”时,全球贸易规则正被“去美国化”的力量改写。历史或许会记住2025年4月:当特朗普在白宫为“灵活”辩解时,美国霸权的葬礼已悄然拉开帷幕。 特朗普的关税闹剧,本质是一个霸权国家在衰落前的挣扎。他用“灵活”掩盖战略失误,却让盟友离心离德;他想通过关税“重建美国”,却加速了全球去美元化。 当中国通过“一带一路”连接世界,当欧盟用反制捍卫利益,当新兴市场不再依附美国,这场贸易战的结局早已注定:霸权的黄昏,终将被多极的朝阳取代。

0 阅读:50
鲁滨逊每日日记

鲁滨逊每日日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