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女飞行员刘晓连驾驶的飞机刚刚爬升到700米高空,突然,眼前一闪银光,一架歼击机几乎贴着她的飞机飞了过来。刘晓连瞳孔猛缩,暗叫“不好”。只听一声轰然巨响,超强的撞击力令机组人员全部昏迷,失去操控的飞机如断线的风筝急速下坠。 刘晓连,1949年11月生于辽宁大连,祖籍河北蠡县。那会儿新中国刚成立,日子虽苦,她却从小就迷上了天上的飞机。抬头看天,飞机的轰鸣总让她心跳加速,心里暗暗想:有一天,我也要飞上去。1965年,16岁的她从北京育才学校毕业,正赶上空军招女飞行员。她没犹豫,报了名,凭着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决心,挤进了第三批女飞行员的名单。 进了空军,训练可不是闹着玩的。每天早上五点,天还没亮,她就得跑步、做俯卧撑,练得胳膊酸得抬不起来。课堂上学空气动力学、导航,笔记写满好几本,晚上还得熬夜复习。1966年,她进了空军第一航空学校,开始摸真家伙。第一次坐进模拟舱,手握操纵杆,耳边全是发动机的轰鸣,教官在一旁掐表,催她赶紧起飞。那段时间,她没少摔跟头,但硬是咬牙挺了过来,学会了开运-5、伊尔-14这些大家伙。 1969年,20岁的刘晓连成了机长,是空军最年轻的女机长之一。她开始全国各地跑运输任务,飞山沟,穿云层,啥苦活都干过。技术好,心态稳,她还当过飞行参谋,帮着制定飞行计划,每次任务都能顺顺利利完成。这十几年的磨砺,才有了后来1982年的那场硬仗。 1982年9月20日,刘晓连带队驾驶一架安-26运输机,从张家口机场起飞。飞机刚到700米,一切正常,天也晴得不行。可就在这时候,一架歼击机不知咋回事,突然蹿出来,机翼狠狠撞上了安-26。撞击力太猛,机舱抖得像要散架,玻璃碎了一地,仪表盘乱成一团,机组人员全被震昏了。飞机没了操控,像断了线的风筝,直往下掉。 刘晓连也被撞得头破血流,眼前一片模糊。但她没慌,强撑着清醒过来,赶紧抓紧驾驶杆,想稳住飞机。那会儿高度已经从700米掉到500米,再到300米,地面越来越近。她扫了眼还能用的仪表,凭着经验调整飞机的角度,总算让机身不那么乱晃了。可问题还没完,通信设备坏了,跟地面联系不上,飞机还在下坠。她冷静判断,附近就机场旁的农田能落,赶紧瞄准那儿迫降。轮胎一落地,飞机在泥地里滑了好几百米,终于停住,所有人都保住了命。 事后一看,飞机被撞得惨不忍睹,机身全是窟窿,差点就散架了。要不是刘晓连反应快,手稳,这飞机八成在空中就解体了。她这一手,不仅救了人,也保住了这架运输机,硬生生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这场事故没把刘晓连吓退。伤好了,她又飞上了天,继续在空军干下去。后来她当了飞行教员,把自己的经验教给新兵。1986年,她考进空军学院,毕业后成了中国第一个院校培养的女指挥员。1987年,她升到师级飞行指挥员,女性能到这位置,真是开了先河。 她的飞行生涯亮点多得数不过来。安全飞行超4000小时,干过抢险救灾、科研试飞,还成了第一个开大飞机进西藏的女机长,给高原飞行攒了不少经验。1991年,她拿到了空军“功勋飞行员金质奖章”,这可是实打实的荣誉。除了飞行,她还当过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替女性在国防里争了口气。她的事迹,激励了好多女孩投身航空,证明了女的也能干大事。 到了晚年,刘晓连还是闲不下来。2019年,70岁的她又上了飞机,在八达岭机场飞了一圈,掠过长城。那一刻,她跟蓝天还是那么搭,像是从没离开过。
1982年,女飞行员刘晓连驾驶的飞机刚刚爬升到700米高空,突然,眼前一闪银光,
品古观今吖
2025-04-11 10:50:49
0
阅读:245
用户14xxx16
巾帼不让须眉[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