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03:我们为什么失去了兴趣?因为我们备受打击,有个人这么说自己:“我对所

孔童财 2025-04-11 11:20:31

百年孤独03:我们为什么失去了兴趣?

因为我们备受打击,

有个人这么说自己:

“我对所有事情都有兴趣,

所以我经常上当,

在一个冷漠的社会里,

你的热情在他们眼睛里就是不成熟。

他们为面子活,你为兴趣活,

你觉得你这样很开心,他们觉得你很无聊;

你觉得你很真诚,

他们觉得你在标榜自己。

所以,

我现在即使有兴趣也会装做“平常心”的样子,

只是为了满足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

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觉得我这个人比较可靠。

你必须“一个巴掌上去,给人看到五根手指头”,

他们才觉得你和他们一样。

一样了,接下去才可以交流。

不一样就要培养,培养不出,

就是你领不清——

人生除了物欲和强迫之外,

几乎一无所有。

即便如此,

还要相互误读、有时夹带了各种自嘲与挖苦。

难怪当我读过《百年孤独》这样的小说之后,

竟会流泪。

我是多么渴望生活呀,

但生活却连看也不看我一眼… …

 最近我开始考虑不如就让书成为我的终身伴侣。

当我需要迁居的时候,

就我一个人,带着一箱书,

就像荒原狼一样,挺好的。

当我终于对电影和动漫感到审美疲劳后,

我决定要与书为友,和书相处。

这样,我就会有一个忠实,

安静而且充满了丰富的内涵的朋友。

我并不是想从书中寻找到治愈自己的方法,

而是想要寻找那些与我一致的声音。

矫情点说,我已经孤独到了觉得

只能通过这种方法与

我认为可以并且有交谈的价值的人交谈了。

在这一点上我没有👍👍👍苏格拉底那么伟大,

他可以从每个与之交谈的人的话里

提炼出许许多多的“道理”——其实那都是常识。

最近想起别人常说那些“大道理”是“大道理”,

我想大概是因为我的能力实在是匮乏,

所以才不能像👍👍👍苏格拉底一样让与我交谈的人明白,

那些都不过是每个人本身都知道的常识。

只不过人们总是自相矛盾。

       很多我们渴望去做的事情,

我们都只能在书中实现。

       我无法忘记曾经有一次我热情地与以前的班主任打招呼时,一个我很尊敬的老师曾很认真严肃地告诉我:

动作不要那么夸张,不然别人会觉得你很不成熟。

我的确对这位老师怀有敬意,

因为她的确是个很有气质和威严的人。

但是这并不代表了我认同她的这个说法。

至今为止都不。

       世界总是缺乏理解。

而我们也不能用一种通用的计算机语言与人交流,

因为我们不是计算机。”

评:缺乏理解,或被误解,备受打击,

所以我们遁入空门,选择孤独!

0 阅读:6
孔童财

孔童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