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 阳虚水泛,湿浊不化导致的湿疹反复发作,真武汤来帮助:
张女士,32岁,湿疹反复发作2年,两手背长针尖大小的透明疹子,这些疹子开始出现微小的水泡、溃烂、结痂、蜕皮再完全修复好。夏季稍缓,冬季加重。自行服用过参苓白术散、六味地黄丸、龙胆泻肝丸。没有效果。自述体质特征如下:
长期畏寒严重,多穿衣服还是感觉冷,会哆嗦。冬天季节嘴唇青紫色,舌苔薄白,舌质红,肚子易胀,口渴喜喝凉水。常年畏寒,穿厚衣仍哆嗦,冬季唇色青紫,辨证阳气不足,血行不畅。舌苔薄白是寒象,但舌质偏红是虚火上浮。怕冷却口渴喜凉、寒热错杂,阳浮于上。
腹胀是因为脾虚湿阻气机。从上所述,中医整体辨证就知道,她的火是虚火,不是真热。根本病机是内有寒,不是阴虚有热,更不是实热。所以,服用龙胆泻肝丸来泄热,服用六味地黄丸来滋阴,服用参苓白术散来补气,多不见效果。因为根本就不对症啊。患者体内寒盛,必然有湿,湿气在体内停留代谢不掉,就变为湿疹从皮肤排出。中医用了温阳祛湿的真武汤,几付即有显效。
真武汤证典型表现:阳虚水泛,湿浊不化。
真武汤组成:附子、白术、茯苓、白芍、生姜
功效:温肾阳,健脾土,利水湿。加调整:麻黄、党参,甘草附子:君药。大辛大热,温肾助阳以化气行水,兼暖脾土,恢复脾肾运化水湿功能。为全方温阳核心,针对阳虚水泛的根本病机。茯苓、白术:臣药。茯苓甘淡渗湿,利水而不伤正,导水湿从小便出。白术,苦温健脾燥湿,增强脾运化水湿之力,与茯苓协同消除内停水饮。生姜、芍药:佐药。生姜,辛温发散,助附子温阳散寒,兼和胃止呕,宣散水湿。芍药,酸寒敛阴,缓急止痛。制约附子燥热,防止伤阴,利小便以行水气,增强全方利水效果。麻黄、党参,甘草:麻黄解表散寒,增强祛湿的能力。党参,甘草补益脾胃之气,又助茯苓、白术祛湿助运。真武汤通过温补脾肾之阳气,增强脾肾的气化功能,使水湿能顺利排出体外,水湿没了,湿疹自然消失。患者的虚火浮越之象是很有欺骗性的。真武汤基础方加强版,既能温阳,又能滋阴清热,既能去标症,又能扶正气。
湿疹消退后,善后服用以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善后,阴阳双补,来巩固疗程。湿疹患者日常饮食需要注意的是忌生冷(损伤脾阳)、海鲜(助湿)、辛辣(助虚火)。多食山药粥、茯苓饼、生姜红糖水(温中健脾)。日常保健可以艾灸关元、足三里穴(温补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