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关税税率在2025年4月被特朗普政府提升至145%(包括此前针对芬太尼问题的20%关税和新增的125%关税),这一政策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尤其是美股和美债的同步暴跌。 特朗普政府于4月9日宣布对华加征125%关税,叠加此前20%的关税,累计税率达145%,远超市场预期。此举被视为“极限施压”策略,旨在迫使中国在贸易谈判中让步,但实际效果适得其反,导致全球投资者对美国政府政策稳定性和经济前景的信心崩塌。美股在4月10日暴跌,标普500指数盘中跌幅超6%,接近熔断;道琼斯指数跌超千点,纳斯达克指数跌4.3%。美债作为传统避险资产,此次遭遇大规模抛售。3年期国债拍卖遇冷,投标倍数创2024年10月以来新低,直接竞标者比例跌至历史最低6.2%。对冲基金因股市亏损被迫抛售美债套现,叠加美联储缩表导致的流动性紧缩,美债市场陷入信任危机。美国银行持有的债券账面损失已达4824亿美元,金融系统性风险加剧。 摩根大通将全球经济衰退概率上调至60%,市场担忧高关税将推高美国通胀(PCE或增1.9个百分点),同时抑制实际GDP增速(或降1.3个百分点),形成“滞胀”风险。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关税可能导致通胀上升和失业风险,但短期内难以降息,进一步打击市场信心。传统上,关税政策应支撑美元,但此次美元指数单日跌超1.8%,创2022年以来最大跌幅;黄金则突破历史新高,瑞郎等避险货币大涨。这表明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压倒了对美元的短期信心。 美国消费者面临商品价格普涨,例如进口面粉、海鲜和鲜花成本激增,商家被迫提价或更换供应商。尽管鸡蛋批发价回落,但零售价仍高企,旧金山散养鸡蛋每打达9.99美元,民生压力显著。美国制造业仅占就业总量的8%,劳动力短缺和供应链重建困难使关税政策难以实现制造业回流目标。经济学家指出,美国企业无法在短期内以竞争力价格本土化生产大众消费品。 中国宣布对美商品加征34%关税,并限制稀土出口,反制措施直接冲击美国科技和军工产业。外交部强调“关税战没有赢家”,并援引毛泽东抗美援朝讲话,展现“奉陪到底”的决心。此次关税覆盖185个国家,涉及美国71%的进口商品,规模远超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若贸易战持续,全球贸易量或锐减,各国可能转向“安全优先”的贸易政策,加剧通缩压力。 特朗普留出90天谈判窗口期,但若未果,关税可能全面落地。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暗示,其他国家或需通过增购美债、能源等换取豁免,但中国等主要经济体妥协可能性较低。若美国陷入滞胀,美元信用受损可能加速全球去美元化进程。亚洲债券(如中国TMT、印度金融债)表现稳健,资金或从美债转向新兴市场。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未能实现“美国优先”,反而引发金融市场系统性塌房和经济衰退预警。这场博弈暴露了单边主义的局限性,也迫使全球重新评估贸易规则与经济安全之间的平衡。未来,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波动或成新常态,投资者需警惕“滞胀”与地缘政治风险的叠加冲击。
美国对华关税税率在2025年4月被特朗普政府提升至145%(包括此前针对芬太尼问
君旭和趣事
2025-04-11 12:16:19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