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不会当冤大头!为什么说关税大战,其实中国已经赢了,我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为什么会赢。拿一辆6万美元的车来说,加了100%的关税后,你以为中国还是卖6万?其实不是,得卖到12万,其中6万是美国进口商交给美国政府的,中国还是能拿到6万。 这时候有人会想,车企是不是得降价才能卖出去?其实根本不用!车企直接把价格标到12万,美国进口商自己掏6万给政府,车企照样拿6万。 这就好比你去菜市场买菜,菜贩子说今天城管要收摊位费,这钱他不自己出,直接加到菜价里,你爱买不买。美国现在就面临这种情况——中国的东西他们离不开,只能自己扛关税。 为啥中国有底气这么干?因为咱们手里握着三张王牌。 第一张是产业链护城河。就说美国离不开的稀土,全球70%的稀土加工都在中国,美国造导弹、造芯片都得用这玩意儿。 中国一限制出口,美国军工企业立马慌了神,只能求着咱们放宽限制。还有锂电池,中国供应全球70%的锂电池,美国电动车企要是不用中国电池,成本得翻一番。这些关键领域,美国根本找不到替代品,只能乖乖掏钱。 第二张牌是内需市场大。美国以为加关税能逼中国降价,结果中国直接把目光转向国内。2025年一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涨了9.2%,老百姓买国产手机、国产车的热情高涨。 以前出口美国的工厂,现在转产国内市场,照样活得滋润。这就好比一个饭馆老板,以前靠外卖挣钱,现在外卖平台抽成太高,他干脆把店装修得更漂亮,吸引堂食客人,生意反而更好了。 第三张牌是多边合作破局。美国想拉拢盟友孤立中国,结果中国和东盟、拉美签了一堆合作协议,2024年对美出口占比从2018年的19%降到12%,东盟成了新的贸易伙伴。 加州州长甚至绕过联邦政府,直接和中国谈合作。这就像一群朋友本来约好一起玩,结果有个朋友非要搞小团体,其他人一看没意思,干脆自己组了个新圈子,玩得更开心。 有人可能会问,美国加关税难道对中国一点影响都没有?那肯定不是。像纺织、家具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利润确实被压缩了。 浙江有家汽车轴承厂,对美出口占70%,关税一加,单件利润从12%跌到-5%,只能裁员30%。但这也倒逼中国产业升级,以前靠低价走量的企业,现在不得不搞技术创新。比如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直接杀进欧洲市场,把特斯拉都打得措手不及。 再看看美国那边,日子更不好过。沃尔玛的中国商品涨价40%,普通家庭一年得多花2100美元。美国农民的大豆卖不出去,只能求政府补贴。 特斯拉因为中国零部件断供,被迫裁员。更搞笑的是,美国政府加征关税想多捞钱,结果60%的成本都摊到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头上,财政收入没增加多少,反而让老百姓怨声载道。 长期来看,关税战反而成了中国的“催化剂”。咱们加速推进“双循环”,把经济命脉攥在自己手里;稀土、半导体这些关键领域加速国产替代,不再受制于人;还通过RCEP、“一带一路”扩大朋友圈,让美国的“脱钩”阴谋破产。就像武侠小说里的高手,被对手逼到绝境,反而激发了潜能,练成了绝世武功。 所以说,关税战打到现在,中国非但没输,反而越战越强。美国挥舞的关税大棒,最后都砸在了自己脚上。咱们老百姓也得明白,国家的底气来自哪里——是完整的产业链,是14亿人的大市场,更是敢于硬碰硬的决心。这场仗,咱们赢定了!
中国为什么不与美方谈关税互免?因为“被蛇咬过两次”。2018年,中美初步达成贸易
【1评论】【3点赞】
风清扬
你这算法表述,错得离谱。到底谁卖车?到底谁买车?车在哪里卖?车在哪里买???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