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政策与收入分配改革:中国经济新引擎

陈涛来说事 2025-04-11 15:32:37

你看啊,中国完全有可能依托制度优势,在就业政策和收入分配制度方面进行重大改革,来改善整个社会的就业及收入分配状况。为啥这么说呢? 从表面上看,中国有着非常强大的产能,一年能向全世界输出约 25 万亿人民币的商品货物,净出口也就是货物贸易顺差约 1 万亿美元,物资产品供应那叫一个充足,就像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但奇怪的是,中国还有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处于待就业状态,缺乏消费能力。这看似矛盾,实则是因为中国经济的问题不是生产问题,而是分配问题。 咱先说就业政策这块,很多微观企业存在 5 个人的岗位用 3 个人来干活,却支付 4 个人工资的情况。按常理,这好像是提高了效率,可却牺牲了就业岗位数量。其实,咱们要是强制要求落实 8 小时工作制(适当降低岗位薪酬),就能增加大量的工作岗位。就拿广东有家电子厂他们试行四班倒之后,用工人数直接翻倍,虽然每人工资降了五百,但大伙反而觉得划算。这种调整既让更多人挣到钱,又避免了过劳问题。 再看收入分配,必要的时候,政府可以财政兜底采购过剩的商品,配套向中低收入群众补贴性发放。现在不是有很多沿海工厂做出口订单的工人日子不好过嘛,美国加税让很多厂子订单少了两三成。上个月我听说有家做玩具出口的厂子直接关了两条生产线,两百多号人回家待着等通知。但另一方面,现在造新能源汽车的厂子倒是红火,光是深圳那边今年就新招了八千多技术工人,比传统制造业的招聘人数多很多呢。家里亲戚孩子在技校学修电动车的,还没毕业就被几家大厂抢着要,工资比普通车间高两成。这说明咱们国家转型确实在起作用,但得让更多人赶上这波机会。 还有国内消费市场,现在超市里国产货越来越讲究质量,前阵子我买的国产空气炸锅用着比进口的顺手,价格还便宜三分之一。这种转变让国内消费市场活络起来,去年光家电这块内销就涨了 15%,比一些进口家电的销量增长率高多了,说明大家更愿意买自家东西了。要是能把出口转内销的路子走顺,既能消化库存又能让老百姓得实惠。 美国那边加税看着吓人,可实际上咱们和东盟的生意越做越大,今年头三个月贸易额涨了 18%,比跟美国做生意还稳当。东南亚那边现在盖楼修路用的建材,六成都是从咱们这运过去的,这种新市场能顶住压力。 小厂子现在也学精了,像我知道浙江有家做五金件的厂子直接把分厂开到了越南,那边人工便宜又能绕过关税,国内总部专心搞研发。这种两头抓的办法既保住了老工人的饭碗,又给年轻技术员提供了新岗位。 所以啊,现在最该解决的就是干活的人累死、闲的人饿死这种怪现象。只要在就业和收入分配政策上调整好,咱们中国经济肯定能更上一层楼。

0 阅读:27
陈涛来说事

陈涛来说事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