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价权一旦易主,看似只是商业权力的转移,但实际上恐将推高民生成本

陈涛来说事 2025-04-11 15:36:25

终于,李嘉诚也无计可施,贝莱德同样黔驴技穷。原以为售港事件遭受舆论抨击后便会告一段落,谁曾想竟被划定了一条坚如磐石、绝不可逾越的红线! 长和集团与贝莱德那涉及 37 个港口的跨国交易,由于触碰了国家安全与市场垄断这两道极为关键,如同防火墙般的红线,如今陷入了胶着的僵局。以交易清单里的印尼丹戎不碌港为例,它承担着中国 12% 的镍矿运输,其控股权的转移犹如导火索,迅速引发监管部门的紧急介入。香港证监会已展开跨境资金流向审查,这可是《国安法》实施后,首次应用于大型商业交易的情况,意义重大,如同在商业交易领域竖起了一座醒目的界碑。 这次交易与高通收购恩智浦等案例截然不同,特殊之处在于战略资产的流向。贝莱德董事会中有两名美国前国防顾问,这一背景看似与商业运营并无直接关联,但却引发了人们对于物流数据安全的深深担忧。从表面上看,商业交易主要关注经济利益,而这两名顾问的背景似乎与商业利益的追求背道而驰,但实际上,在如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二者紧密相连。 中国《反垄断法》明确规定,境外并购若影响国内市场,监管部门有权追溯审查。据数据显示,交易涉及的港口年处理中国货物价值超 4000 亿元,较中国其他港口年处理货物价值均值(约 2000 亿元)高出 2000 亿元。 从全球供应链视角来看,长和系目前陷入的困境,鲜明地凸显了商业与地缘之间的激烈碰撞。尽管其香港业务占比已降至 8%,看似微不足道,但全球 62% 的航运客户与中国供应链深度绑定,这一庞大的数据又显示出其与中国市场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人可能会认为,长和系香港业务占比低,就可以忽视中国市场,但事实并非如此。若交易强行推进,中资企业很可能集体转向招商局等本土港口运营商,据反事实推演,这可能导致长和年营收大幅缩水,较正常情况减少 15% 以上。 在法律层面,香港《国安法》第 29 条清晰明确了 “勾结外国势力危害国安” 的界定。而交易文件中涉及美军物资运输条款,看似只是商业交易中的一项普通条款,但却可能构成巨大的法律风险。反垄断机构则密切关注科隆港定价权转移,该港口控制中美洲 40% 的对华香蕉出口,较中美洲其他港口对华香蕉出口均值(约 20%)高出 20%。议价权一旦易主,看似只是商业权力的转移,但实际上恐将推高民生成本。

0 阅读:48
陈涛来说事

陈涛来说事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