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真是有点不识好歹了。” “梁祝就是穷酸书生自己幻想出来的。” “要我我肯

觅露看过去 2025-04-11 15:53:24

“祝英台真是有点不识好歹了。” “梁祝就是穷酸书生自己幻想出来的。” “要我我肯定就选马文才啊。” 现在很多关于《梁祝》的讨论,都有些莫名其妙甚至跑偏的问题。 《梁祝》的故事起源在晋朝,那是个无比黑暗且非常讲究家世出身的时代。 这个故事主要想要表达的重点,在于祝英台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反抗包办婚姻与命运的欺压。 最早的故事中,祝英台出身良好但梁山伯的家庭未必有多差,因为故事当中梁山伯后来成了县令。 晋朝可没有科举,凡事都讲究出身,梁山伯能成为县令也就意味着他家只是穷可能是没落的士族。 祝英台女扮男装求学归家前,跟梁山伯说的是她家里有个妹妹可以婚配,梁山伯后来登门才知道祝英台是女的。 在此之前,梁山伯根本不知道祝英台是女儿身,可他登门时,祝英台已经被家里强行许配给了太守之子马文才。 在整个故事中,马文才完全就是个打酱油的到底长相如何性格如何,都没有任何的文字描述。 很多莫名其妙的人,看过了陈冠霖版本的马文才就嚷嚷说祝英台不知好歹,还攻击梁山伯真是不知所谓。 晋朝是个只讲门第的时代,祝英台被嫁给马文才只可能是因为门第相当,而非感情之类的缘故。 马文才可能不学无术,可能纨绔,可能长得很粗糙,可能有各种不良嗜好,但祝英台自己没办法做主。 《梁祝》的故事的核心不仅仅在于歌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更在于歌颂祝英台反抗的精神。 电视里的马文才是陈冠霖演的,一堆人嚷嚷着就开始逼嫁祝英台了。 那如果马文才并非良人呢?祝英台也必须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吗? 《梁祝》这个故事就是在于反对包办婚姻反对封建压迫,歌颂女子也能追求幸福追求自由的精神,而不是一看男二条件好就不顾女主喜不喜欢,直接批评女主不识相还顺便攻击男主。

0 阅读:0
觅露看过去

觅露看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