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突然掐断十多种半导体材料出口,在美国对中国加税 54% 三天后跟风出招。光刻胶、高纯氟化氢这些材料占中国进口量的 60%,而国内芯片厂手里的光刻胶库存据说只够撑 90 天。 这次的停止供应并非意外,而是美国和日本共同策划的结果。美国积极联合其他国家成立“芯片联盟”,目的在于限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日本这次的断供行为,配合美国的关税政策,形成了一套组合策略,想要从供应和贸易两方面给中国的芯片产业施加压力。 2019年,日本曾采取限制出口措施,实际近似于停止供应关键物料,韩国三星电子的生产线因此受到严重影响被迫停产。 如今类似情况再次发生,但这一次日本的目标转为中国,限制措施可能导致中国相关产业受到冲击。 日本的优势,很大程度上来自它在半导体材料上的长期领先地位。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就认定材料是产业发展的关键保障,像信越化学、住友化学这样的公司,在光刻胶、硅片等重要材料上形成了强大的技术优势,其他企业很难赶超。 即使日本在芯片制造方面不再像以前那样领先,它仍然控制着全球70%的硅片和85%的电子氟化液的生产,几乎垄断了ArF光刻胶市场。 他们通过控制产业链顶端环节,建立起“上游垄断”的优势,这使得它在整个产业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能够很大程度地影响行业发展方向和利润分配。 与此同时,上海一家芯片厂的采购经理十分焦虑,采购单被捏皱,工厂仓库里用于生产高端芯片的光刻胶已经不多了。 更为严重的是,国内KrF光刻胶的产量极低,大部分需要从国外购买,ArF光刻胶更是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甚至,生产光刻胶的关键材料也严重依赖日本。 目前的困境就像被人掐住脖子一样,日本一旦停止供应,造成的损害就会显著加剧。虽然中国制造光刻胶的公司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生产所需的关键溶剂依然需要通过日本的进口审批,突破重围的道路仍然充满挑战和阻碍。 但是遇到困难,我国立刻采取行动。商务部开始启用“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并且开始调查相关的日本公司。同时,中芯国际、华虹宏力等公司正在积极测试国产的光刻胶,科研机构也在加速研究ArF光刻胶的大规模生产技术。 另外,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正在加大力度,把更多的钱投入到半导体材料和生产设备这两个关键领域,目的是为了给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进步提供更强大的资金保障。 这场“断供”事件反而推动了中国半导体产业自己掌握核心技术。中国有齐全的工业基础和巨大的市场,再加上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推动,半导体材料方面的技术突破很快就能实现。 全球产业链正在重新洗牌,中国半导体产业能否抓住这个机会,成功实现突破呢?这不仅关系到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中美贸易脱钩受冲击较大的行业有哪些?1.高科技产业(尤其是半导体和电子设备
【2评论】【3点赞】
香醇美酒
早干嘛去了,8年前就有过断供,当时就说要加大研发投资力量
重庆-草帽王
光刻胶早就自产自销了,信你个鬼哟!
” 六 度鈊寒
宣布停供或者限制供应的全部取消专利权
大锅铲
信你个鬼,在这胡说八道
春秋冬夏
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