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还是老的辣!”上海,父亲花2400万给儿子买婚房,3个月不到小两口就离婚

乐天派小饼干 2025-04-11 16:19:31

“姜还是老的辣!”上海,父亲花2400 万给儿子买婚房,3 个月不到小两口就离婚,女方分走 1500 万!但父亲技高一筹,买房时留了一手,状告两人还钱!法院:女方应承担共同还债责任,以 1500 万为限! (来源:九派新闻) “三个月就要分走人家一辈子钱的一半,想得真美啊...” 刘大爷年轻时是做小本生意起家的,从摆摊卖菜到开小杂货铺,一步一个脚印,靠着勤劳与节俭,熬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哪怕夏天汗如雨下,冬天寒风刺骨,他都不曾停过一天。 多年拼搏下来,终于攒下了一笔可观的积蓄。 他这一辈子没什么奢望,只盼着独子小刘能过上比自己更好的日子,不用像他一样吃苦受累。 眼看着小刘大学毕业,在上海找了份不错的工作,刘大爷便下了决心,拿出2400万积蓄,在上海市中心置办了一套精装修的大三居。 房子买下来后,刘大爷几乎把自己的老本压上了。 他没指望儿子将来回报什么,只希望他能成个家、安个稳稳的日子。 可是就在这时,小刘带女朋友小张回家见父母了。 小张是个长相甜美、性格外向的姑娘,在外企上班,工作体面,谈吐得体,对长辈也很尊敬,一看就是个“让人喜欢的孩子”。然而,刘大爷却没那么容易放心。 他不是不喜欢小张,而是心里隐隐担忧——这么个精明能干的姑娘,怎么会这么快就愿意嫁给一个刚毕业没几年、没啥存款的普通男生?她图的到底是人,还是这套2400万的房子? 毕竟自己认识的人里,有太多因为房产纠纷最后闹得一地鸡毛的例子。 于是,在小刘坚持说要把房子登记在他个人名下的时候,刘大爷提出了一个条件:必须立一张欠条。内容是小刘向父亲借款1500万元用于买房,并承诺未来偿还。 小刘一开始有些迟疑,觉得这件事说出来太伤感情。 在父亲一番苦口婆心劝说下,小刘最终签下了欠条。 然而这一切,小张毫不知情。 结婚那天,小张穿着洁白的婚纱,脸上挂满笑意,小刘则紧张得满头是汗。 刘大爷在一旁满脸慈祥,拍着儿子的肩膀说:“你妈在天有灵,也该放心了。” 那一刻,整个家沉浸在浓浓的幸福中。 新婚不久,小张就搬进了那套位于上海市中心的大房子,阳光洒进落地窗,映在她期待已久的幸福生活中。 起初的日子的确如她所幻想的那样——新婚的小两口互相关心,早上出门前互道“早安”,晚上一起下厨做饭,周末在家里摆上几盆绿植,生活简单却温暖。 可好景不长,三个月不到,风向变了。 两人最初的争吵是从鸡毛蒜皮的小事开始的,情绪一次次堆积,终于在一个深夜的争吵后,小张提出了离婚。 小刘沉默了很久,最后也没有挽留。 他心里明白,或许这段婚姻本就来得太快,他们彼此根本没有了解过对方的真实模样。 两人很快办理了离婚手续,在律师的建议和调解下,双方签署了离婚协议,约定房子归小刘,小刘向小张支付1500万元的补偿金。 这一数字,不知是偶然,还是巧合,正好是当初那张“父子欠条”上写的金额。 刘大爷知道儿子离婚的消息时,原本以为只是年轻人之间感情不和,心里虽有些遗憾,却也没有太多责怪。 他只是感叹:“这年头,感情哪有那么牢靠。”他不知道的是,自己那一番“为儿子铺路”的深情付出,竟成了一场精心布置的“财富转移”。 直到三年后的一天,刘大爷无意中在老家的书柜里翻出了一份尘封的文件袋,里头赫然是一份离婚协议书的复印件。 他的手再次哆嗦,但这一次不是因为意外的离婚消息,而是因为上面那一行数字——1500万元补偿款。 他越看越不对劲:当初买房2400万是自己出的,可儿子离婚只结婚三个月就分出去1500万,这不等于拱手将自己一大半的积蓄送了人? 愤怒的老刘一纸诉状将儿子和前儿媳小张告上了法院,要求归还1980万元借款及利息,认为二人明显有合谋损害老人利益的嫌疑。 庭审期间,小张面不改色地否认一切。 她声称从未见过什么借条,也完全不知这笔钱的来历。她表示:“婚房是小刘买的,和我没关系。 而且这钱是婚前债务,法律上我不承担任何责任。”她的态度从容,甚至反咬一口,说刘大爷“事后翻脸不认人”。 但法院并未被这番说辞所动。 调查发现,房产购入时间是他们结婚前的两个月,而小张婚后一入住就成为实际居住人,再看婚姻持续时间之短、离婚补偿金额之高,种种迹象都指向一个可能性——这很可能是一场“有预谋”的婚姻-财产计划。 法官指出:“从表面上看,小张未直接签署借条,但其婚前知情与婚后获得巨额补偿的情况,已足以证明其间接参与并受益。” 最终,法院裁定:小张需要在其获得的1500万元补偿款范围内,对刘大爷的财产损失承担返还责任。 信源:百姓关注 ·

0 阅读:0
乐天派小饼干

乐天派小饼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