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持续 36 天的 36 亿遗产争夺战,最终在庭审第 47 分钟,法官传唤两个孩子出庭后戛然而止。看似简单的一个决定,却让各方势力的博弈瞬间尘埃落定。都说利益面前无亲情,可这一次,孩子的话语比任何法律条文都更具力量。 当 7 岁弟弟表明要跟爸爸住时,S 妈情绪失控,当场摘下老花镜擦拭眼泪。当晚,她便将社交平台上所有的 “战斗檄文” 删除,转而发布蓝天白云,配文 “放过孩子”。法庭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三秒,随后法槌的敲响,成为了这场全案最为有力的注脚。 汪小菲团队的策略可谓是步步为营。他们早早地将北京四合院和上海豪宅转入信托,却故意留下台北婚房不做处理,就等着徐家落入法律陷阱。徐家律师 3 月 5 日还在得意地炫耀房产登记名,殊不知汪小菲新的律师团队已将台湾监护权法的漏洞摸得一清二楚。信托结构极为复杂,开曼群岛注册加上北京法院备案的双重保障,让徐家通过监护人身份染指钱财的想法彻底破灭。每月的生活费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就连汪小菲想给孩子买双限量球鞋都得提交申请。有人说这样过于严苛,会限制孩子的生活品质,但实际上这是为了保障孩子未来真正的生活质量。 和当年梅艳芳为防母亲挥霍设立的信托相比,汪小菲团队设立的信托有过之而无不及,几乎完全卡死了所有操作空间。徐家输就输在太过依赖血缘关系,天真地以为有孩子在手就能拿捏汪小菲。可他们没料到,10 后的孩子在这场纷争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小玥儿一句 “妈妈不在了”,其作用远超千万律师费。 法官现场调取孩子的就诊记录,发现短短三个月内,孩子换了四个心理医生。这一确凿证据,直接启动了未成年人保护机制的紧急程序。这不禁让人疑惑,徐家在争夺利益的过程中,真的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吗?可后续的数据显示,孩子的心理问题确实因这场纷争日益严重。 具俊晔在判决一出后,以极快的速度打包回了韩国。这一行为,无疑暴露了徐家阵营早已分崩离析,连表面的盟友关系都难以维持。汪小菲在直播中一边擦着鼻涕,声称钱不重要,可转头就被发现他在开曼设立了离岸公司。有人说他虚伪,可从商人的角度看,这不过是他在商战中的策略罢了。 信托账户锁住的不仅仅是钱财,更是两个家族仅存的一丝体面。徐妈妈那句 “他抢什么随便他了”,看似是认输,实则是及时止损。因为她清楚,如果继续闹下去,孩子的就诊记录和转账明细一旦曝光,徐家最后的颜面也将荡然无存。 这场遗产争夺战,没有真正的赢家,只有心理早熟的孩子和破碎的信任。法官那句 “利益可以分割,童年只有一次”,应该被所有离婚律师铭记。也许当 27 岁的小玥儿打开信托账户时,会回想起 2025 年春天,这场两个家族为她而打的天价监护权战争。
凌晨三点,台媒带来了汪小菲律师团队的最新动态:大S名下上亿遗产中一件价值8000
【4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