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中国遗传学之父李景均出走香港。因为没有身份文件,他无法获得美国签证,也无法去其他地方。此时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穆勒,亲自为他给美国国务院写信,并且前去香港接他。 1950年国际权威刊物刊登了《遗传学在中国死亡》,这篇报道的主角正是“中国遗传学之父”李景均,为了回国险些饿死的爱国科学家却主动离开祖国,可是他怎么会走到这个地步了呢? 时间倒回至1941年,彼时年轻的他手握康奈尔大学的博士学位,怀揣着一腔报国热情踏上了回国之路,烽火连天,归途艰险。 乘坐的邮轮为了躲避日军的炮火,不得不一次次改变航线,他辗转抵达香港后,又被困近两月,饥寒交迫,最终他几经周折,才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 抗战胜利后他受聘北大成为最年轻的系主任,他倾注心血培育英才,并出版了影响深远的《群体遗传学导论》。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直到“米丘林学派”的飓风席卷而来,这场源自苏联的学术论战,在中国却演变成了一场政治风暴。 李景均坚持的“摩尔根学派”被扣上“资产阶级”的帽子,他也因此遭受排挤和打压,最终辞去系主任一职,甚至连课都不能上了。 觉得“报国无门”的他只能黯然踏上了前往香港的路,后来在穆勒的帮助下,他终于获得了前往美国的机会。 在美国他继续在遗传学和统计学领域深耕,修改后的《群体遗传学导论》成为遗传学领域经典之作,提出的“随机”和“双盲”原则至今仍是临床试验的基石。 他功成名就之后却再也没能踏上祖国的大地,这或许是他一生最大的遗憾,2003年10月病逝于美国,享年91岁。
1950年中国遗传学之父李景均出走香港。因为没有身份文件,他无法获得美国签证,也
任向前养护说
2025-04-11 17:24:3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