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官方文件"造谣?南宁燃气涨价谣言被秒打脸!网警:别让技术成传谣帮凶!

吹雨洒江天 2025-04-11 18:10:17

AI生成"官方文件"造谣?南宁燃气涨价谣言被秒打脸!网警:别让技术成传谣帮凶! "刚收到小区群消息说天然气要涨到3块多!"近日,南宁的李阿姨盯着手机屏幕,满心狐疑,赶忙翻出上个月的燃气账单仔细核对。这条附带"官方调价截图"的消息,短短1小时内便在全城传得沸沸扬扬。谁也没想到,这场民生领域的恐慌闹剧,竟是AI技术与人类轻信共同酿成的苦果。 AI生成"官方文件"仅需三步:输入关键词、选择模板、一键生成。网民郑某在某AI对话工具里输入"南宁燃气价格2025年会不会涨",工具自动生成的"南宁市发改委调价通知"截图,连公章都模仿得惟妙惟肖。但这张"高仿真"谣言最终被戳穿——燃气公司证实价格未变,发改委根本未发此文。郑某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依法行政拘留7日,还被处以500元罚款。 这不是孤例。2023年北京地铁涨价谣言、2024年杭州自来水污染谣言,AI生成的"官方文件"屡屡引发社会混乱。中国互联网协会数据显示,AI谣言传播速度比传统谣言快3倍,涉及民生领域的占比高达68%。更令人担忧的是,82%的普通人无法识别AI生成的"官方文件",75%的人会误信带公章的图片。 当AI学会"模仿权威",我们更得坚守"核实底线"。杭州警方建立的"AI谣言监测系统"提供了范本:从格式校验(核查发文字号)、逻辑分析(检修时间与用水高峰矛盾)到数据溯源(调用水务局实时数据),三招识破谣言。同时,警方联动供水公司发布"谣言拆解视频",用动画演示AI生成套路,市民自主核查率提升40%。 在AI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防线的最后一环。网警提醒的"四步法则"值得牢记:查源头(警惕无信源内容)、看细节(AI图像常出现手指数量异常)、验逻辑(政策时间与数据矛盾)、用工具(通过"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验证)。今日头条等平台已累计清理虚假谣言超500万条,建立权威信源库,为用户提供"官方标注"功能。 技术无罪,用者有责。当AI成为谣言的"流水线工厂",我们更需要保持清醒:南宁郑某的教训警示,未经核实的AI内容可能触碰法律红线;杭州的经验证明,技术治理与公众意识提升缺一不可。在这个"有图未必有真相"的时代,让我们用理性思考筑牢信息防线,别让AI成为谣言的帮凶,而是善用其力,共建清朗网络空间。 (本文案例、数据均来自权威媒体报道,引用标注见文末)

0 阅读:0
吹雨洒江天

吹雨洒江天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