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公然羞辱所有向美国“下跪”的国家,他直言:“这些国家都在给我打电话,都想亲吻我的‘屁股’,他们渴望达成协议”!他的发言连美国媒体都看不下去了。 2025年4月8日,特朗普在华盛顿一场共和党筹款晚宴上扔了个大炸弹。他当时正讲到贸易政策,提到自己刚宣布的对各国关税计划:以色列17%,越南46%,中国84%,除非这些国家乖乖削减关税或开放市场。他突然话锋一转,说各国领导人天天给他打电话,求着要谈协议,还用了句特别粗俗的话,说他们“都想亲吻我的屁股”。这话可不是私下闲聊,而是当着满屋子的政客和捐款人,镜头还对着全球直播。他还特意点名了日本和以色列的领导人,说他们一个电话里客客气气,一个亲自飞来华盛顿,低声下气地求他放松关税。 这话一出口,现场有些人笑了,有些人脸都僵了。第二天,媒体直接炸了。《纽约时报》说这言论“尴尬得让人脸红”,CNN专门分析了他那句粗话的俚语含义,连一向挺他的福克斯新闻都觉得这回有点过火。社交媒体上,视频被转了上百万次,评论区吵翻天。国外的反应更激烈,日本官员私下说这太不尊重,印度外交部也冷冷地表示谈判得有尊严。这事让人看清,特朗普还是那个喜欢用大嗓门压人的家伙,他的外交风格压根没变。 这番话背后,其实是他对贸易战的执念。他觉得美国被各国占了便宜,关税是逼对方让步的杀手锏。他之前就说过,美国经济得靠保护主义救,所以上台没多久就签了行政令,对全球商品加10%关税,对中国更是直接翻倍。可他这套逻辑有个问题:关税听着硬气,但最后买单的还是美国老百姓,物价涨得更快,供应链也更乱。他的支持者觉得他敢说真话,可不少人担心,这么搞下去,盟友都要翻脸了。 晚宴风波没让特朗普收敛,反而像给他打了鸡血。他隔天在白宫被记者围堵时,还笑眯眯地说:“他们打电话是因为没美国不行,我只是实话实说。”这话听着霸气,可实际效果不咋地。日本本来在谈的新贸易协议,直接放慢了脚步,摆明不高兴被这么点名。韩国也发表声明,强调贸易得是“平等伙伴关系”,话里话外透着不服。中国这边更狠,直接回了34%的报复性关税,美国的农民和制造业又得吃苦头。连以色列这种铁杆盟友,都在谈判桌上多了几分戒心。 国内的反应两极分化。他的铁粉觉得这才是真性情,美国就该这么硬气。2025年5月,他在宾州一场集会上又提了这事,底下几千人挥着红帽子喊得嗓子都哑了。可反对派不买账,觉得他这是在拿外交开玩笑。经济数据也不给面子,4.8%的通胀率让普通人日子不好过,超市的东西贵得离谱,汽油价格也蹭蹭往上涨。股市对关税的消息反应更直接,道琼斯指数期货一度跌了1000多点,投资者吓得直冒冷汗。媒体没放过这机会,《华盛顿邮报》专门写了篇长文,数落他这套外交有多不靠谱。 接下来的几个月,特朗普继续推他的关税政策。2025年11月,他签了个行政令,对进口药品加20%关税,说是要救美国制药业。可这政策刚落地,药价就涨了一截,医院和药店叫苦不迭。国会里有些共和党人开始嘀咕,觉得这么搞下去,2026年的中期选举可能要翻车。民主党那边更是抓着这事猛批,说特朗普是拿美国经济当赌注。法庭上也好几场官司等着他,有企业告他的关税违法,还有州政府说他越权。 国际上,盟友的耐心越来越少。2025年6月的G7峰会,特朗普到场时气氛明显冷淡,各国领导人表面客气,实际都在盘算怎么应对他的高压政策。一些国家开始抱团,绕开美国搞自己的贸易圈,比如欧盟和东盟的合作谈得热火朝天。这让美国的处境更微妙,特朗普想当全球老大,可世界没那么听话。 经济上的麻烦还在发酵。关税确实让美国钢铁和铝厂赚了点钱,可电子产品、汽车这些靠进口的行业被坑惨了。供应链乱成一团,港口堆满了货柜,货运价格翻倍。老百姓的钱包最先遭殃,2025年每家平均多花1900多美元,买啥都觉得肉疼。特朗普嘴上说这是“短期阵痛”,可数据不乐观,制造业新增就业远没达到他的承诺,失业率还小幅上涨了。
特朗普泄露核心秘密,美媒连忙献计,只有这样才不会输得很惨“关税战”已经持续1
【6评论】【9点赞】
多学习才上进
发言是怎样才能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