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聊聊浪姐二公观感一,乘风破浪vs成为别人的风浪之“兴风作浪”吴宣仪组的舞台,

元风评娱乐 2025-04-11 22:34:45

简单聊聊浪姐二公观感

一,乘风破浪vs成为别人的风浪之“兴风作浪”

吴宣仪组的舞台,像是吴宣仪Vava带来了一段完整表演,旁边乱入一位披着红色大被子的大姐,一直自顾自抖被单。

戏曲的婉约美好,她早年琼瑶女郎的职业积淀,陈德容这里悉数看不见,只看见大写加粗的不合适。

如果说此前有姐姐是划水,是程度不够时间不够,那么陈在一公二公的表现,则是“划水都不够的实力,硬要凹一个山头”,自己在奇怪的赛道上血雨腥风。

原本,一而再再而三的祭天型争议人物之后,这条路已经很难让观众真情实感投入,隔壁某50+姐姐综,骂节目组居心何在的,似乎远远多于痛骂嘉宾的。但浪姐中陈的表现,又让人顿生“人类奇葩研究所”的感叹。

一公前的练习室,王蓉想讨论的是团队学舞进度,陈德容理解不了“我个人的需求不等于团队的客观实际”。从生硬否认“我有讲这样的话吗”,到甩脸子“那你当队长”,再到路遇其他姐姐聊天时翻白眼,真情出演“大家在职场最讨厌的领导/同事/小人”。

二公前的练习室,在陈德容的反衬之下,吴宣仪被衬托得尤其可人、尤其高情商、尤其上进。

原本,以吴宣仪的年纪和履历,大概率要被拷问“101才几年就无缝来当姐姐”,但陈德容的加入,让吴宣仪变成了“真乘风破浪”啊。

叶童和陈德容,简直是两个极端。

一个从容大气,有豁达又迎风而上的勇气;

一个翻白眼甩脸色,一度把虚妄的面子放在第一顺位。

叶童处处显示着“真乘风”的真气韵,而陈德容被呈现为浪姐系褒义词的对立面。

当然你可以说和选曲风格有关,叶童《大山》几乎没有舞蹈动作,而陈德容两次公演都有大量她磕不下来的难动作。

当然你可以说一切都和素材选取、剪辑有关,我们看到的只是节目组想让我们看到的,但两个人状态差异明显,有肉眼可见的“质”的区别。

和后辈吃火锅聊天、安慰鼓励对方,叶童显然是谙熟世事的从容,多少场面都见过但并不油滑轻慢,平平淡淡温温暖暖,还蛮有趣。

而陈德容的拧巴劲,在“我唱跳很差”和“唱跳差就是我很丢人”之间奇异打转,分不清对事和对人的边界,比起舞台、比起乘风破浪,她似乎更在乎“老娘的面子”。

脱离内容而谈面子,脱离实质而谈资历,本质上都是倚老卖老、以高压低的耍流氓,是一种俯视结构之下的掌控感反噬。

历届浪姐,并非专业唱跳出身但圈粉的大有人在,陈德容让人不适,是在和王蓉的分歧中,将很多实质性的业务进度细节,全都解读成“你不跪拜我,所以你不对”。

我们喜欢的,从来都不会是拿贵圈糟粕当自己遮羞布的人。

二公练习室,淡淡开导说你只要有一点点进步都会更容易被看见(大意),陈德容口头上是认可并释然,还上演拥抱和解哭戏,但似乎依旧是“我要独美”。

要独美没问题,但在硬实力不足时,依旧要强压一头,不辅助努力而硬要,这何尝不是一种兴风作浪呢。

有人来乘风破浪,有人来当别人的风浪。

二,讲述型情感vs舞台隔膜

侯佩岑组练习室部分挺好看,虽然她们讲出来的情感,没能在歌中真正唱出来,但“讲好自己的故事”已经是动人一步。

邓萃雯说“我没有当过baby”时,管乐唏嘘的神情真实诚恳。

以她们的年纪身份,后辈小孩安慰大姐大、有点扯,但那一刻那种反向又顺位的唏嘘共情,挺有实感。

邓萃雯闲闲说了几句二十六岁去读书,出道时都只演女主,后来什么配角妈妈都肯演才真正遇到了更多好角色。

她这段话能动人,是因为她的讲述,和人生轨迹互为印证。

不是几句漂亮鸡汤而已,而是半生来时路,亦晴亦雨亦星光。

邓萃雯说父母离异不管自己,自己从小跟着爷爷奶奶,什么事都是自己管自己,没有当过孩子。

蒋一侨说自己曾经演出砸了,砸到只剩下第一排的观众,砸到父亲只说了一句“走吧”,所以后来她努力“死”考了伯克利。

蒋看着干净清爽,让人第一眼挺有好感。咱也不是盲目仇富,更不是本能爱惨,但这个语境对比下,她这段听下来比较难共情,只有“哦”。

这一part很有意思的是管乐学侯佩岑说“哥”,嘴角微动作很精髓。

侯佩岑表面娇娇弱弱甜甜美美但韧劲很强,刚柔并济、大河无声汹涌;而管乐似乎是表面咋咋呼呼叽叽喳喳但内心有点小“不好意思”,两位的内外对比,或许有某种近乎工整的互补。

若干年前,贾玲和瞿颖“女神和女汉子”调侃所谓女汉子,如今管乐学侯佩岑则是调侃“绿茶女神”(没有任何说侯佩岑绿茶的意思,很喜欢侯佩岑)。

本质上,这是从“男人审美中的女神”,走向调侃“刻意讨好巴结媚俗于男性”的行为。

未必是刻意设计,但可爱的一点喜感,背后也是有顺畅的内核生长。

侯佩岑和管乐,莫名让人觉得搁一块儿挺有意思。

可惜,节目组练习室强调管乐和蒋一侨的默契,舞台上让侯佩岑和蒋来“头贴贴”。

CP的重点,应该在于内核特点的刚柔内外表里,而不是头发长短吧?

三,僵硬的赋魅套路vs热辣燃烧的舞感

王珞丹小组的练习室部分,四舍五入是“好心队长光芒温暖大家、害怕大家淘汰”的尬剧场,赋魅方式很僵硬。

关怀感和女性情谊,毫无疑问都是漂亮主旨,但具体手法粗疏僵硬虚伪,王珞丹时刻小机灵的小眼神,和诚恳的抚慰感完全背道而驰。

她甚至处处有种反方向用力硬凹的用力过猛。

或许是将这种感觉带上了舞台,她开口唱的第一段,毫无娓娓道来的倾诉感,更接近小学生带着僵笑汇报演出的路数。只是“被打扮的小学生”变成了“打错牌的女艺人”。

彭小苒开场前的侧脸,隐约有一瞬,让人觉得恍若《东宫》时期;她和刘禹彤的同框挺有意思,有一种莫名的合拍感。

大码女孩能出现在这个舞台上,本就是很有力很突破的一笔。

她作为专业音乐人,演唱部分自然也很棒,但整首歌参差不齐被拖累。

如果说王珞丹是在“赋魅”中南辕北辙、企图心大于本质的油,那么李佳琦或许是另一种喜剧失当的油。

同样有喜剧标签,管乐小婉很可爱,初始阶段,上线高频尖叫高速输出,似乎是本真特质在新能量场碰撞的自然基色。而李佳琦二公前练习室的部分,莫名透出几丝老油条式的油。

倪虹洁病中坚持练舞,跳舞时状态更像“在演一个会唱跳的帅气姐姐”,无论专业度如何,台上台下的感觉都是对的。

这一集舞台表现部分,个人最喜欢宋妍霏的《舞娘》。

叶童组以石林为背景,有天地一色、山川一体、为歌当无形舞台的延展感和呼应感。《舞娘》这一组那个巨大的舞娘背景,挺丑的。

薄纱遮面时就丑,当时我还隐隐有点侥幸“或许揭开之后好看”;

浓墨重彩来了大美人大神器才有的揭面动作,结果,更丑了。

不过这组姐姐们,是整体完成度最高的。

宋妍霏跳的舞娘,不是肢体欲望,而是沙漠里纵情燃烧的感染力。

一样的动作,有人明显放不开,羞于表现;

有人肢体能力特别强,但蛇系的“魅”感或许大于“人的个性表达”,宋妍霏跳得魅力四溅。

像沙漠深处的一株篝火般大丽花,灼灼燃烧、热辣生长。

舒心结语

有人说浪姐这一季的户外舞台“没苦硬吃”,我不太赞同。

户外的不可控因素更多、难度更多,初舞台见海、二公见山,以山海河流为坐标、以万里大地为经纬,心态很辽阔。

执行端未必事事完美,但这种向着山海去的路途,不正是“乘风破浪”的具象化吗。

未必每一次新尝试都会有完美答案,但永远好奇、永远在路上,本就是风景。

乘风2025乘风2025观后感

0 阅读:166

猜你喜欢

元风评娱乐

元风评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