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stad Energy称,非常规资源开发推动中国能源增长 据oilprice网报道,在地缘政治和能源安全日益交织在一起的当今世界,中国国有石油公司已成为保障中国能源未来、塑造全球能源格局的关键角色。通过大胆的投资、创新的技术以及确保能源来源安全和多样化的不懈努力,中国三大国有石油公司——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正在证明,能源的未来不仅在于确保现有资源的安全,还在于改变能源生产、消费和融入能源系统的方式。 中国国家能源局为应对日益增长的能源安全担忧而发起的雄心勃勃的七年国内油气生产行动(2019-2025年)。结果令人鼓舞:自行动开始以来,中国扭转了国内产量下降的趋势,日产量增加了约48万桶。然而,中国对外国石油的依赖程度仍然很高,进口石油满足了中国70%以上的需求。 在天然气领域,中国取得了显著的国内产量增长,自行动开始以来,中国天然气产量每年增长超过100亿立方米。然而,截至2024年,中国对外国天然气的依赖程度已上升至45%,预计将继续增长,到2050年将达到50%。中国油气供应的安全仍是政策制定者迫切关注的问题。 中国三大国有石油公司处于中国能源议程的前沿。这些公司各有侧重,构成了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支柱。它们都是具有不同战略重点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中石油专注于陆地上游的勘探和生产,中石化专注于下游的炼油和石化产品,中海油则专注于全球海上油气开发。 为了应对中国对石油和天然气进口的高度依赖,这些国有石油公司加大了在国内的勘探和生产活动。自2019年开始为期7年的活动以来,年度国内勘探开发资本投资增加了约20%,三巨头通过三个关键战略在提高国内产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功。 首先,它们扩大了勘探开发活动,以获取以前难以到达的陆上和海上资源。中石油有史以来最深的一口井位于塔里木油田,垂直深度超过1万米,为该地区进一步的超深层资源开发铺平了道路。中海油最近在南中国海的发现,也证明了该公司在超深水区勘探和生产油气的能力。 其次,三巨头专注于开发非常规资源,包括页岩和致密油气、煤层气和超稠油。在过去的7年里,它们的非常规产量平均每年增长7.2%,目前约占其国内产量的31.5%。 最后,三巨头已经成功地利用先进的提高采收率(EOR)技术来阻止成熟资产的产量下降。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油田之一,已投产65年,生产含水率达80-90%。然而,由于实施了先进的EOR解决方案,中石油在过去十年中成功地将产量维持在600万桶/天以上。 除了国内勘探开发工作,国有石油公司也认识到平衡国内外资源以确保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它们积极参与全球上游并购,增加了在拉丁美洲和非洲的资产。在过去十年中,海外产量占其总产量的30%以上。 随着中国向绿色能源结构转型,三巨头将绿色转型视为机遇而非挑战。利用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它们将传统的石油和天然气业务与新能源计划结合起来,以实现能源供应安全和低碳发展之间的平衡。 例如,中国石油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作为其绿色转型的主要重点之一。该公司还在开发地热能和氢能产业链。在下游零售业务上,中石油正在推进油、气、氢、电、非能源服务相结合的综合能源站布局,实现能源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中石化正在优先考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CO2电化学技术。该公司大力扩展其电动汽车充电和液化天然气加油网络,充电量和液化天然气销量同比大幅增长。 中海油利用其海上能源开发和技术能力,将重点放在海上风电和海洋能源上。公司在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方面取得突破,全球首台兆瓦级海水电解制氢系统成功试运行。 总之,中国的国有石油公司在国家能源安全议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重点是国内勘探开发、非常规资源和先进的EOR技术。随着中国向绿色能源结构转型,三巨头正在发挥各自优势,平衡能源供应安全和低碳发展,为能源领域的增长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RystadEnergy称,非常规资源开发推动中国能源增长 据oilpric
睿诚评世界
2025-04-12 08:31:3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