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赵丽颖近日因宣传新片《向阳·花》时的文案小失误再度引发关注。4月11日发布的宣传语中,她将"与群魔为法侣"的"与"字误用为形似繁体字的"舆",这一笔误迅速在网络上掀起讨论热潮。尽管工作室随后删除了相关微博,但"没文化"的质疑声仍甚嚣尘上。
事实上,这并非赵丽颖首次因文字问题引发争议。此前在社交媒体分享读书心得时,她也曾因错别字被部分网友诟病。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位1987年出生于农村的中专毕业生,在学历普遍偏低的年代已属不易。正如有粉丝翻出的旧照显示,她早年手写的感谢卡字迹工整清秀,证明其并非疏于文化修养。
在"與"(繁体"与")和"舆"的混淆问题上,不少网友坦言这两个繁体字确实容易混淆。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指出:"'與'的繁体写法在书法作品中都不常见,更何况普通公众?"数据显示,在汉字听写大赛中,能正确书写"與"字的参赛者比例不足三成,这侧面印证了该字的认知难度。
更值得深思的是舆论场的双重标准。当某些流量明星出现类似错误时,粉丝常以"手滑""输入法问题"搪塞;而赵丽颖的每次失误却总被无限放大。有媒体人评论:"我们是否对踏实演戏的演员过于苛刻?她在《风吹半夏》中展现的商业头脑,在《幸福到万家》里诠释的农村女性成长,这些角色塑造需要的文化理解力,远比写对一个繁体字更能证明文化素养。"
从龙套演员到金鹰视后,赵丽颖用17年时间在演艺圈站稳脚跟。正如她在采访中所说:"每个角色都是新的课堂。"与其揪着偶然的笔误不放,不如关注她在《向阳·花》中诠释的戒毒女警形象——为贴近角色,她不仅素颜出镜,更提前三个月到戒毒所体验生活。这种用作品说话的态度,或许才是演员最该被看见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