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山西一位小哥在某个平台上买了1万5的往返机票,结果一不小心操作成了退票,一
卞云来说事
2025-04-12 13:44:43
最近,山西一位小哥在某个平台上买了1万5的往返机票,结果一不小心操作成了退票,一下子被扣了1万4。他找平台要退款,却被告知责任在航空公司。事情最后发展成什么样了呢?
今年二月份,山西运城的高先生为了在日本上学的孩子,特意通过某网络平台,提前为孩子预订了八月份从北京到东京的往返机票。
可生活有时就是这么意外。当高先生想要更改出发日期,在平台上操作改签的时候,手忙脚乱之下,居然把改签点成了退票。
结果来得非常快。平台系统立刻确认了退票,紧接着,高先生收到了一个让他目瞪口呆的扣款通知,足足一万四千多元啊!
这原本一万五千多的票钱,眼看着只剩下这点了。高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立刻拨通了平台客服的电话,想搞清楚事情的真相,看看有没有补救的机会。
平台的回复没给高先生带来希望,反倒建议他直接联系航空公司解决问题。
髙先生按照建议联系了相应的航空公司,但得到的答复让人更摸不着头脑:航空公司表示,找不到任何关于髙先生的订票或退票纪录。看起来,平台和航司之间的信息传递出了问题。
这时距离预定航班起飞还有五个月的时间。按照常理来看,提前这么长时间退票,平台或航空公司应该不会因此遭受几乎全票价的损失。
平台咋就扣了这么高的费用呢?高先生觉得这实在说不过去。即便要承担一些损失,像一万四千多元这样的数目,真的是超出了承受的范围。
高先生一再追问和质疑,平台那边却始终坚持说扣费是遵循规定的。
经过多次沟通,平台终于让步,愿意退回大约五千二百元。但这个金额和高先生当初支付的票款还有心理预期相差甚远,他还是没同意这个提议。
没办法,高先生只好向媒体寻求帮助。记者介入后联系了平台,工作人员的回答还是那个老样子,表示扣费是合规的,具体情况得等公司总部再确认。
髙先生的遭遇并不是个别现象。报道一出来,立刻吸引了很多网友的共鸣。有人说自己想取消预订的酒店,结果被告知要扣掉一晚甚至一半的房费;还有人反映,刚付款不到五分钟就发现机票买错了,最后一千多元的票只退回二百元。
这些类似的遭遇无不揭示了在线旅游平台在退改签规定上的问题。
那些高额的扣费标准,真的是够透明吗?条款的制定又是否公平公正?当消费者在这些复杂的规定和沟通不畅中权益受到影响时,应该怎么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呢?
髙先生这场尚未解决的纠纷,带来的疑惑远比他个人的经济损失更值得我们深思。
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涉及的方面不少。我认为,除了经济损失,背后更反映出社会诚信和公正的问题。人们心里都会想,如果类似的事情频繁发生,那大家对社会的信任感真的会受到影响。这种纠纷不仅仅是法律的事情,更是道德和伦理的考验。你觉得呢?
来源:齐鲁晚报果然视频2025年3月30日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