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5年,刘伯温去世才2天,就急匆匆下葬。没想到3天后,朱元璋得到密报,立刻下令,“来人,去给朕把刘伯温的棺木挖出来”结果棺椁打开,众人惊骇,只看到了6个红色的大字,冷汗直流。 临终前,刘伯温反复叮嘱家人,要按照他生前选定的地点和方位安葬,丝毫不得差池。这位当朝军师的要求很快传到了朱元璋耳中。念及刘伯温多年来的功劳,朱元璋准允了这个请求。两天后,刘伯温的灵柩便匆匆下葬,比寻常大臣的治丧过程短了许多。 刘伯温出身浙江青田的寒门,却是个罕见的奇才。他不仅精通经史,对天文地理、兵法谋略都有着极深的造诣。在元末群雄逐鹿的乱世中,正是他的加入为朱元璋带来了关键性的转变。从最初的谋士到后来的军师,刘伯温为朱元璋平定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定都南京这件大事上,刘伯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不仅详细分析了南京的地理优势,还从军事、经济等多个角度论证了定都南京的可行性。 然而,即便刘伯温如此能干,朱元璋对他的态度却始终是一种复杂的矛盾。表面上,朱元璋对刘伯温推崇备至,称他是国之重宝。但实际上,朱元璋从未给过刘伯温实权,对这位功臣始终存有戒心。这种微妙的君臣关系,在当时朝堂上并非个例。 刘伯温去世后的第三天,朱元璋突然收到一份密报。消息称刘伯温选择的墓地乃是风水宝地,蕴含帝王之气。这个消息让朱元璋坐立不安,当即下令:"来人,去给朕把刘伯温的棺木挖出来。" 在那个讲究风水的年代,这样的密报足以让任何帝王不寒而栗。朱元璋虽然出身寒微,但登基后对这些事情却格外在意。当时的朝廷中,暗流涌动,各方势力的较量从未停止。即便刘伯温生前从不结党营私,专注于为国出谋划策,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样的密报依然足以让局势变得微妙起来。 朱元璋立即派出了朝廷最权威的风水大师前往查勘。大师们实地考察后,不约而同地认定这确实是一块罕见的风水宝地。他们向朱元璋汇报说,这样的地势足以孕育出帝王之才,按照传统风水学说,很可能会让刘氏后人兴旺发达,甚至有问鼎天下的可能。 深夜,一队人马悄然来到刘伯温的墓地。他们带着特殊的工具,小心翼翼地挖开了新填的土地。当刘伯温的棺椁终于显露出来时,在场的人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按照朱元璋的吩咐,他们准备破坏棺木的一角,以此来破坏这块风水宝地的气势。 然而,当棺椁被打开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惊住了。棺材里放着一本书,看起来像是大明律法,但更让人震惊的是上面用朱砂写就的六个大字。这几个字的内容让在场的官员们顿时冷汗直流,他们不得不立即向朱元璋报告这个意外发现。 参与这次行动的官员们,后来的命运都颇为坎坷。有的不久后就告老还乡,有的则因病早逝。这些遭遇在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是触犯了刘伯温的灵验。 事情过后,朱元璋表现出了一定的悔意。他下令重新安葬刘伯温,规格比之前更加隆重。但是这种补救措施并不能改变既成的事实。刘伯温的后人虽然没有受到株连,但也再没有人能够在朝廷中担任要职。
1375年,刘伯温去世才2天,就急匆匆下葬。没想到3天后,朱元璋得到密报,立刻下
小博大史
2025-04-12 13:46:37
0
阅读: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