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他的语言迟缓!这才是真正的语言干预手段
小叶子妈家庭
2025-04-12 15:43:07
这些年,我听过太多家长焦虑地问:“我天天带孩子做语言干预,卡片教了、机构去了、什么方法都试了,为什么孩子还是不会说话?”甚至有人崩溃道:“到底孩子是不是天生就不会说话呀?”
今天,我想用叶子的经历和这些年陪伴几千个家庭的经验,撕开“语言干预”的假面,聊聊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语言干预——(真正的动机驱动型干预)
一、语言干预≠教说话
很多家长误以为语言干预就是教发音、背词汇、练问答,甚至逼着孩子重复“妈妈”“苹果”。但我们的孩子不是复读机,他们缺的不是发音器官,而是“想说话”的动机。
✅正确做法:
①从孩子兴趣切入:孩子痴迷开关灯,我就扮演“电灯精灵”,用夸张的表情说:“哇!灯亮了!宝贝是小魔法师。
②游戏即语言:躲猫猫时我突然“卡住”,大喊“救命!我被沙发吃掉啦!”,在游戏中去加入语言
二、语言在生活里,不在卡片上
语言不是孤立的知识,而是生活的工具。孩子学不会“苹果”,不是因为他们笨,而是因为我们把苹果从树上摘下来、从超市买回来、从嘴里吃进去的全过程,简化成了一张卡片。
✅正确做法:
①多感官轰炸:带孩子去果园摘苹果,让他摸粗糙的果皮、闻清甜的香味、咬一口说“酸”或“甜”,最后扛着一筐苹果回家分享给邻居。一个苹果,激活了触觉、嗅觉、味觉、社交语言。
②旁白一切:刷牙时唠叨“挤牙膏,左刷刷,右刷刷”,洗澡时大喊“泡泡飞起来啦”,摔倒时演戏“哎呀膝盖好痛,要呼呼”。生活即课堂,父母即旁白机。
③社会故事法:每晚和孩子回顾一天的经历,用照片编故事:“宝贝今天帮爸爸拿拖鞋,爸爸说‘谢谢宝贝’”语言在回忆中生根,在情感中发芽。
三、家庭不“对话”,孩子怎会“说话”?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如果家里只有指令和催促,没有平等的对话,孩子如何学会交流?
我曾见过一个家庭:爸爸刷手机,妈妈吼孩子“快吃饭”,孩子沉默玩车轮。这样的环境,再贵的干预课也救不了。真正的语言干预,从修复家庭对话开始。
四、语言干预的核心:信孩子,放过自己
👧🏻信孩子:哪怕孩子3岁还只会蹦单词,我依然每天和他聊“宇宙有多大”“恐龙怎么灭绝”。相信他能听懂,他才会愿意说。
👧🏻放过自己:孩子不肯开口自己只顾着焦虑,焦虑不会让孩子说话,爱和松弛才会。
⭕语言干预的终极答案,藏在孩子的眼睛里,藏在生活的烟火里,藏在父母“我等你”的温柔里。 共勉。自闭症 育儿过来人 发育迟缓 你学会了吗?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