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一生中两次辍学,初中数学考30分,高中没念完就另谋出路,而父亲钱学森却不闻不问随他去,但钱永刚依旧说:我父亲是一个非常合格的父亲。 而在此之前,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是有埋怨过自己父亲的,在他看来,父亲从小就对自己“漠不关心”。 直到多年以后,钱永刚才明白了钱学森在他们子女教育上的煞费苦心,只是钱学森从来都不善于华丽的言辞罢了。 1955年,钱学森带着他的妻子和孩子踏上了开往祖国母亲中国的轮船,这是他日思夜想的故乡。 当时正值新中国建设发展最艰难的阶段,许多华人科学家学有所成后都因为外国的高薪水平而留在了海外。 然而,钱学森刚好和他们的选择恰恰相反,他毅然决然放弃在美国的高薪待遇,选择回到了中国搞建设搞科研。 为此,美国方面在得知钱学森想要回到中国发展的时候,还想尽办法让钱学森留在美国。 但钱学森自始至终都是无动于衷的,就连当时美国的高层都惋惜:“钱学森一个人的价值,可是可以和一个师的力量抗衡啊。” 就这样,年幼的钱永刚也跟随着父亲钱学森回到了祖国。 回国后的钱学森全身心都投入到了科研建设中去,对自己的这一双儿女却没有功夫管教。 在钱学森的教育观念看来,自己父亲的角色更多充当的是“引路人”,只要自己的孩子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无论孩子们做什么他都会支持。 有一次,还在上初中的钱永刚拿着一张30分的数学竞赛试卷回家给父亲钱学森。 回家之前钱永刚还子瑟瑟发抖,生怕自己的父亲会生气。 本以为钱学森会训斥自己的儿子钱永刚学习不争气“居然只考了30分”,但钱学森看着这张只有30分的数学竞赛卷子竟然毫无波澜,还很“佛系”地安慰钱永刚。 “儿子,你以后会遇到更多的困难,这些困难都是你没有学习过的东西,甚至是连见都没见过的东西。你现在见得越多,学得越多,以后的困难不就变少了吗?” 除此之外,钱学森对自己子女的放养模式是到了极致的...... 1966年,因为当时国内的大环境的原因,钱永刚不得已中断了自己的求学之路,另谋其他的出路。 而钱学森在听说自己的儿子钱学森退学后,依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满和着急,随便钱永刚怎么选择。 按照平时的父母,想必都会为了自己子女的前程担心不已,有条件的更是会给自己的子女去找“后门”。 看着钱学森不闻不问的样子,钱永刚都要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父亲的亲生儿子了,为何自己的老爹和别人家的老爹会如此的天差地别。 后来,随着钱永刚的不断成长,一直到了高考制度恢复后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国防科技大学。 此时的钱永刚也开始投入到国家发展建设中去,他才明白自己的父亲过去的这些年来为何没有空管教自己。 所以在此之前,钱永刚还会埋怨自己的父亲是一个“不合格”的父亲,可是现在,钱永刚会非常自己地说出:“我的父亲钱学森,是一个非常合格的父亲。” 与此同时,长大后的钱永刚也在紧跟着父亲钱学森的步伐投身到国家发展建设中去。 于是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钱永刚一直都在致力于图书馆发展建设中去,他要把父亲“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继续传承发扬下去。 可以说,钱学森当年毅然决然回国的选择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发展,他回国后在导弹领域的成就至少让中国提前了二十年。 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一生中两次辍学,初中数学考30分,高中没念完就另谋出路,而父
寻墨阁本人
2025-04-12 16:15:52
0
阅读:411